食品质量、安全与卫生三者的区别.pptx
1
食品质量、安全与卫生三者的区别
目录
contents
引言
食品安全
食品卫生
食品质量、安全与卫生的关系
提高食品质量、安全与卫生的措施
结论与展望
3
01
引言
明确食品质量、安全与卫生三者的区别,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
目的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了解食品质量、安全与卫生的区别对于保障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背景
食品质量定义
食品质量是指食品满足消费者明确的或者隐含的需要的特性,包括食品的外观、口感、营养成分、保质期等。
食品卫生定义
食品卫生是为防止食品在生产、收获、加工、运输、贮藏、销售等各个环节被有害物质污染,使食品有益于人体健康所采取的各项措施。
重要性
食品质量、安全与卫生是保障公众健康的基础,对于促进食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三者也是食品监管的重要内容,对于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具有积极作用。
食品安全定义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卫生性
不污染、无毒害;
功用性
色、香、味、形,提供能量,提神兴奋,防暑降温i、爽身;
营养性
生物价值高;
经济性
物美价廉、食用方便。
稳定性
易保存、不变质、不分解;
感官指标
食品(包括原料和加工制品)都具有色、香、味、形、性状,食品性状不同,其品质也不同,可以通过感官进行鉴别。
理化指标
食品是否符合某种理化性质,是判断食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种类很多,对人有利的有酵母菌、乳酸菌等;对人有毒有害的有结核菌、葡萄球菌等。比如规定,每毫升检样内不得检出大肠杆菌,每1000毫升饮料内不得检出大肠菌群。
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特别是以细菌为主而造成的食物中毒,已成为危害人群,特别是危害学生健康的重要问题。
农业种植和养殖业的源头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农药、兽药滥用造成在食品中残留量过高的问题十分突出。
环境恶化导致动植物中生物毒素含量增加。这些原因造成了食品污染,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安全。
3
02
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食品安全包括食品的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营养安全。
食品安全是一个跨学科领域,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及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等问题。
对食品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行的科学评估。
风险评估
通过系统和持续地收集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的监测数据及相关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和及时通报的活动。
风险监控
包括法律法规体系、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认证认可体系等,以确保食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安全。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三聚氰胺事件
2008年中国奶制品污染事件,导致大量婴幼儿患肾结石。该事件暴露出奶制品行业存在的严重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瘦肉精事件
指不法商家在饲料中添加盐酸克仑特罗(瘦肉精)以提高猪的瘦肉率。人食用含瘦肉精的猪肉后会出现头晕、恶心、手脚颤抖等症状,甚至导致心脏病。
苏丹红事件
指一些食品生产商在辣椒粉等食品中添加苏丹红以增加红色色泽。苏丹红是一种化学染色剂,具有强烈的致癌性。该事件引起全球关注,并导致大量食品被召回。
福寿螺事件
指因食用未煮熟的福寿螺而导致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的事件。福寿螺是广州管圆线虫的宿主,人食用未煮熟的福寿螺后可能感染该寄生虫,引发头痛、发热、颈部僵硬等症状。
3
03
食品卫生
03
食品卫生标准则对食品中的有害物质限量、微生物指标、食品添加剂使用等进行了具体规定。
01
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食品卫生法规和标准,对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的卫生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
02
食品卫生法规包括食品卫生法、食品安全法等,是保障食品卫生的重要手段。
食品卫生管理实践包括建立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实施食品卫生培训计划、进行食品卫生检查等。
食品生产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卫生管理体系,包括生产车间、设备、人员的卫生管理,确保食品生产全过程的卫生安全。
此外,食品生产企业还需要对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等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其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同时,对不合格产品应及时处理,防止流入市场。
3
04
食品质量、安全与卫生的关系
联系
食品质量、安全与卫生都是食品科学领域的重要概念,它们共同构成了食品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的保障体系。
区别
食品质量主要关注食品的感官、营养和功能性等特性;食品安全则强调食品中不存在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因素;食品卫生则侧重于食品生产、加工、运输等过程中的卫生条件和管理措施。
优质食品可以降低安全风险
高质量的食品往往意味着更严格的原料筛选、加工工艺和质量控制,从而降低了食品中潜在的安全风险。
食品质量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