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题.doc
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表11.轨道倾角是其他行星公转轨道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分析八大行星轨道倾角〔表1〕,该资料说明八大行星的
表1
八颗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轨道倾角
〔单位:度〕
7
3.4
0
1.9
1.3
2.5
0.8
17.1
A.公转方向相同B.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
C.公转轨道都为椭圆轨道C.公转速度相似
2.地球周围有大气层包围的重要条件是因为地球的
①体积适中②密度适中③质量适中④运动速度适中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据报道,2012年太阳活动到达史无前例的顶峰期。据此完成3~4题。
3.2011~2012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以此推导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
A.2000~2001年 B.2022~2023年
C.2006~2007年 D.2087~2088年
4.本次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对地球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②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GPS定位系统将受到干扰④我国北方会出现极昼现象
A.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5.假设黄赤交角增大到25°,那么
A.寒带范围缩小B.温带范围扩大C.温带范围缩小D.热带范围缩小
6.某一恒星昨晚20时位于观测者头顶,今晚同一地点再次位于观测者头顶的时间为
A.20时B.20时56分4秒C.19时D.19时56分4秒
以下图1示意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分析答复7~8题。
图17.当太阳直射点处在d位置时,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图1
A.只有赤道上昼夜平分
B.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小值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D.北极圈及其以北到处都是极昼现象
8.当太阳直射点由d→a移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增大B.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逐步加大
C.全球逐渐趋向昼夜平分 D.地球公转逐渐趋向近日点
9.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上下纬度间的热量差异B.海陆之间的热力性质差异
C.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D.地球自转引起的偏向力
10.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
图2C.大气逆辐射D.大气辐射
图2
11.右图2为近地面某气压场中的受力平衡
的风向图,图中字母a代表的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摩擦力
C.地转偏向力
D.近地面风向
《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那么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然放火作煜〔煜,无焰的火〕,少得烟气,那么免于霜矣。”据此答复12~13题。
12.导致“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由于
A.暖锋过境B.冷锋过境C.反气旋过境D.暖气团影响
13.“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其主要原因是
A.雨后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
B.受冷气团影响,加之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C.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减弱 D.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加强
假设右图3为三圈环流中的中纬度环流侧视图,
图3读图答复14~15
图3
14.a、b、c、d四点气压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选项是
A.a、b、c、dB.b、d、c、a
C.a、c、b、dD.d、c、b、a
15.b与d之间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
C.干冷的气流D.西风带
以下图4是三种陆地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
读图答复16~17题。
图4
图4
A.雨水B.地下水
C.冰川融水 D.湖泊水
17.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
A.1~2月 B.3~4月
C.6~7月D.11~12月
福州,大约位于26°N,2012年7月30日台风“
18.福州气候宜人,以下图5中表示福州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图
图5
19.以下图中各天气系统能表示“苏拉”成因的是
图
图6
20.造成台风灾害的主要是
A.沙尘暴天气B.狂风、暴雨和风暴潮C.地震、海啸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