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用计算器计算》导学案教学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用计算器计算》导学案教学案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4 计算工具的认识以及用计算器计算第2课时 用计算器计算导学案设计课题
用计算器计算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让学生在计算中体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激发学生使用计算器的兴趣,从小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第二部分是引导学生探索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基于以上安排,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作如下说明:
1.在尝试中运用。
教学例1时,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交流,发现用计算器计算的好处——快捷、准确,为以后合理选择计算方法作铺垫。
2.善于应用,探索规律。
教学例2时,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把计算和探索规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计算器
学生准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5分钟)
1.复习旧知。
师:上节课我们对电子计算器有了初步的认识,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计算器呢?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师:如何使用计算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用计算器计算”。
1.同桌之间互相介绍自己的计算器,然后全班交流汇报。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ON/C是( )键;AC是( )键;它们都有( )功能。
二、师生交流,探索新知。(25分钟)
1.尝试用计算器计算。
(1)课件出示教材26页例1:
386+179=
(2)质疑:在使用计算器计算的过程中,你还有哪些疑问?
(3)根据学生的汇报,补充说明各个键的功能。
(4)巩固练习。
825-138= 26×39=
312÷8=
(5)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计算比赛。
2.观察、发现规律。
(1)课件出示教材26页例2:用计算器计算。
9999×1= 9999×2=
9999×3= 9999×4=
组织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2)引导学生尝试根据规律不计算,直接写出例2中右边各题的答案。
1.(1)使用计算器计算例1中的算式,汇报计算结果。
(2)小组内说一说,分组汇报。
(3)倾听老师的补充说明。
(4)用计算器计算,汇报结果。
(5)小组内出题,进行计算比赛。
2.(1)用计算器计算,观察算式和结果,发现规律。小组内交流并汇报发现的规律:积的中间都是9,并且9的个数比第一个因数中9的个数少1,积的首位和末位的数字是9和第二个因数的积拆开所得。
(2)直接写出右边各题的答案,用计算器验证是否正确。
2.用计算器计算。
593+867=
1402-187=
38×67=
8032÷32=
189×36=
2013-1764=
三、巩固练习。(7分钟)
1.完成教材26页“做一做”1题。
2.独立完成教材28页1题。
1.独立完成,同桌之间交流订正。
2.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
3.写出下面算盘所表示的数,并读一读。
写作:_________
读作:_____________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3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作业:教材28页3题。
1.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独立完成作业,小组内交流。
教师批注
板书设计
用计算器计算
例1 386+179=565 825-138=687 26×39=1014 312÷8=39
例2 9999×1=9999 9999×2=19998 9999×3=29997
9999×4=399969999×5=499959999×7=69993
9999×9=89991
计算器, 小学数学, 教学
安装造价员实习周记
安装造价员实习周记第一周周记到公司的第一天师傅问我在学校学了些什么,我一时竟不知怎么说。我跟师傅说学的挺广的,不过都不算怎么深入。师傅问我预算学得怎么样,我说没怎么深入,只是学的些基础。看来我得从头好好学习了。第一天,师傅拿了一套简单的建筑图纸给我,是前不久刚完工的小区的附带的幼儿园图纸。然后让我对照着《浙江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自己先计算该建筑的建筑面积。我先把定额中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看了几遍,然后自己翻图纸,按照定额规定自己把两层的建筑面积算了一遍,又验算了一遍。期间,遇到不懂的及时向师傅请教。师傅都耐心帮我解答,有时放下自己手头工作过来看我计算是否正确。每次问师傅他都细心讲解,还会拓展一些我不知道的内容。师傅说要做好预算得会看图纸,还要熟悉预算定额。相信在师傅的帮助下我可以学到更多。第二周周记我了解到计算工程量之前必须先熟悉计算规则,很多东西和实际中是不一样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