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培训课件--高血压与高血脂的防治.PPT

发布:2016-10-25约5.76千字共5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服药时注意事项(7忌) 忌擅自乱用药物 降压药有许多种,作用也不完全一样。降压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有时会误以为“降压药不灵”。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应按病情轻重和个体差异,分级治疗。 忌降压操之过急 有些人一旦发现高血压,恨不得立刻把血压降下来,随意加大药物剂量,很容易发生意外。短期内降压幅度最好不超过原血压的20%,血压降得太快或过低都会发生头晕、乏力,重的还可导致缺血性脑中风和心肌梗死。 忌单一用药 除轻型或刚发病的高血压外,尽量不要单一用药。联合用药,其优点是产生协同作用,减少每种药物剂量,抵消副反应。 忌不测血压服药 有些病人平时不测血压,仅凭自我感觉服药。感觉无不适时少服一些,头晕不适就加大剂量。其实,自觉症状与病情轻重并不一定一致,血压过低也会出现头晕不适,继续服药很危险。    服药时注意事项 忌间断服降压药 有的病人用降压药时服时停。这种间断服药,不仅不能使血压稳定,还可使病情发展。 忌无症状不服药 有些高血压患者平时无症状,测量血压时才发现血压高。用药后头昏、头痛不适,索性停药。久不服药,可使病情加重,血压再升高,导致心脑血管疾患发生。事实表明,无症状高血压危害不轻,一经发现,应在医生指导下坚持用药,使血压稳定在正常水平。 忌临睡前服降压药 临床发现,睡前服降压药易诱发脑血栓、心绞痛、心肌梗死。正确的方法是睡前2小时服药。 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 专业人员指导下: 学习防治知识 按医嘱进行血液学指标监测肝肾功能 坚持定期测量血压 四定: 定时间 定部位 定体位 定血压计 2.血液内含有过多的脂肪和胆固醇,它们开始在血管内壁积聚起来; . 5-6血脂肪沉积物不断增加,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这其中成分多数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硬化斑块凸出,使管腔变狭窄,血流不通畅,心绞痛就会发生。这种病变可以是稳定的;或者进展为脆弱或不稳定斑块,容易破裂,引起血栓形成,很可能完全阻塞血管,中断血流,终止对心脏和脑部的血液供给,导致急性冠脉事件(如急性心肌梗死或脑梗塞)的发生。 3.4血液内含有过多的脂肪和胆固醇,它们开始在血管内壁积聚起来; 1.健康的动脉血管内壁平滑,管腔不狭窄,血液顺畅通过,将所需营养及氧气输送至身体各部,以满足新陈代谢和其它生命活动的需要; 从十几岁开始 从30岁开始 从40岁开始 血脂检查的重点对象: 1、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硬化病者; 2、有高血压、肥胖、吸烟、糖尿病者; 3、有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家族史者; 4、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 血脂异常的防治 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 (一)饮食调节 1、以粗娘、全谷食物为主食; 2、增加脱脂牛奶或低脂酸奶摄入 3、控制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比例 4、以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多的橄榄油做烹饪用油; 5、补充膳食纤维; 6、适当运动。 (二)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1、有规律的锻炼能够减少身体脂肪、升高HDL-C、降低LDL-C和TG。 2、戒烟、限酒、适当的饮茶、摄入足够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利于降低血脂。 3、正确认识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压力,减轻心理负担对血脂调节也有重要意义。 合理膳食 油脂类50克 奶类及奶制品100克 豆类及豆制品50克 畜禽肉类50-100克 鱼虾类50克 蛋类25-50克 蔬菜类400-500克 水果类100-200克 谷类300-500克 药物治疗 临床上供选用的调脂药物可分为: (1)他汀类 为高胆固醇血症的首选;(阿托伐他汀) (2)贝特类 为高甘油三酯血症首选 ;(非诺贝特 ) (3)烟酸类 为高甘油三酯血症首选 ; (4)树脂类。 (5)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6)其他。 很多人把血脂降至正常后就停药(这是很不正确的),对药物的副作用过分担心 注意:降脂药物需要长期服用! 预防建议与对策 建议20岁以后成年人至少每5年检测一次; 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女性每年一次; 对有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及其高危人群,每3~6个月测定一次。 提倡均衡饮食,加强运动,预防肥胖,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并对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病等慢性病积极治疗。 保健和治疗同等重要! 高血压与高血脂同时存在 高血脂可以加重高血压 血脂水平过高,过多的脂质可进入血管壁堆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阻塞血管,是管腔变窄,血流阻力增大,血压增高。 高血压促进血脂在血管壁堆积 高血压时血流压力增大,撞击、撕裂血管内膜,造成内膜破损,为脂质进入血管壁堆积创造了机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