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期中复习三.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期中复习三
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
1. 为了减少测量时产生的误差,一般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同一物体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25.1mm、25.2mm、25.2mm、27.2mm、25.3mm,其中明显记录错误的
是 mm.根据以上测量记录,去掉错误的数据,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mm.
2. .平直的公路上甲、乙、丙三个人骑自行车同时向同一方向行驶,甲感觉顺风,乙感觉逆风,丙感觉无风,由此可以判断三个人骑车速度最快的是 .
3. 向保温瓶注水时,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人耳的.随着注水增多,听到声音的音调会 (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
4. 在学习“有趣的声现象”时,小明做了以下几个实验:
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部分,听到的铃声明显减弱;
②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③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你认为,上述实验中能说明声音发生原因的是 ;能说明声音传播条件的是 .(填序号)
5. 身高1.65m的小赵同学距离平面镜2m,此时他的像距离他 m,当他走近平面镜,镜中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时他从平面镜中看到身后的时钟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则当时的时间是 点整.
6. 严冬时节,北方会下雪.尽管气温零下10℃,但是楼顶的雪在阳光的照射下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这个过程中 (填“吸热”或“放热”);但我们也会发现,楼后不见阳光的地方的雪也会慢慢的变少,还没有发现有水,这是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这个过程中 ?(填“吸热”或“放热”).
7. 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我们学习物理的目的之一,请你跟小明一起解答如下问题:
(1)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5 (填单位).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8min才能到达地球,则太阳岛地球的距离为 m.
(2)雨后的夜晚,月亮非常明亮,路上出现了一个个小水坑,我们走在路上时,如果我们迎着月光走 处应该是水坑,如果我们背若月光走 处应该是水坑.(以上两空均填“亮”或“暗”)
8. 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汽化,后液化?B、先沸腾,后凝固?C、先液化,后汽化?D、先蒸发,后沸腾.
9. 下面的两则新闻报道,引起了小明的思考并进行了分析,请你和他一起解答:
(1)据报道,大连一男子睡梦中感觉耳边有只蚊子,下意识的一巴掌,蚊子被拍死了,同时他的鼓膜也被震穿孔了.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 ,再经过听小骨等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再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能听到声音了.人能听到蚊子翅膀扇动的声音却听不到蝴蝶翅膀扇动的声音,是因为蝴蝶翅膀扇动发出的声音的频率 (填“高”“低”),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
(2)很多打仗的士兵由于不断听到身边爆炸声而对听力造成伤害,这说明声音具有 ;研究发现,在爆作时还会产生次声波,这些次声波多数人是 (填“能够”或“不能”)感受到的,它们对人也有着很大的危害.
10. 如图所示为汽车沿直线运动时的路程-时间图象.其中纵轴表示汽车离开出发点的路程,横轴表示时间,请根据此图分析汽车的运动情况.
(1)汽车在BC段做 (“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2)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m/s.
11. 坐在甲车里的人,看见路边树木向北运动,他是以 为参照物.他看到并排的乙车静止,若以树为参照物,乙车是 的.
12. 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石油液化气是通过 的方法使气体液化装入钢瓶中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时,镜片上会出现一层水雾而变模糊,这是通过的 方法使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13. 单位换算:12nm= m?????108km/h= m/s.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
14. 某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它在前半程的速度是4m/s,后半程的速度是6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4.5m/s B.4.8m/s C.5m/s D.6m/s
15. 在敲响大古钟时,同学们发现,停止撞击大钟,大钟仍“余音为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