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学习目标】
1知道长度与时间的单位以及单位之间的换算。
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3学会测量物体的长度和某个事件的时间。
重点:正确使用刻度尺。
难点:使用不同的方法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
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2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有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3观察图中的刻度尺回答问题:
在使用刻度尺前我们应先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量程反映了它的测量范围分度值4.观察下图、B两种读数方法中正确的读数方法是铅笔的长度为=。
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就分度值而言,________刻度尺更精确些。其中放置正确的是________刻度尺。
答案:A A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图中小球的直径是 cm。
【解析】刻度尺上1 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 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小球左侧与2.00 cm对齐,右侧在3.20 cm和3.30 cm之间偏向3.30 cm一侧,估读为3.26 cm,所以小球的直径为d=3.26 cm-2.00 cm=1.26 cm。
答案:1.26
如图所示,铁块长度为________cm。
答案:2.78(2.75~2.79均可)
5.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为。常用单位有: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各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如下:
6如图所示是两种常见的计时工具甲指针一周的最大读数是;乙表的分度值是指针一周的最大读数是。
例3:有关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B.读数时估读位数越多越准确
测量时误差不可避免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会使误差增大
1.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2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如测量操场的周长。
3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可用一根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
例:要测量1角硬币的厚度且使测量结果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择是( )
A刻度尺仔细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B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角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角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1角硬币的厚度
:用一个周长为1.20米的滚轮沿一条环形跑道滚动,滚轮转动了333圈,距出发点还有0.40米,则跑道长多少米?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乒乓球被誉为我国的“国球”,其直径约为( B )
A40μm B.40 mm C.40 cm D4.0 mm
2.某同学测得物理课本长为25.91 cm,宽为18.35 cm,那么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A )
A.1 mm B.1 cm C.1 dm D.1 m
3.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B )
A1.65 m B.1.75 m C.1.85 m D.1.95 m
4.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 cm、12.36 cm、12.35 cm、12.75 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C )
A12.45 cm B.12.34 cm C.12.35 cm D.12.36 cm
5.如图所示是测量圆筒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A )
二、填空题
6填合适的单位或单位换算。
(1)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 。
(2)常用签字笔的直径是0.7 。
(3)一张纸的厚度70μm= cm。
(4)地球的半径约6.4×103km= cm。
答案:(1)cm (2)cm (3)7×10-3 (4)6.4×108
7甲图中,木块的长度是 厘米。如图乙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厘米。
答案:1.4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