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的护理查房.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病例介绍2、起搏器植入术后的相关知识3、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护理 诊断要点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至少具备下列三条标准中的两条: ①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 ②心电图的动态演变; ③心肌坏死的血清心肌标记物浓度的动态改变。 治疗要点 对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强调及早发现、早入院治疗,加强入院前的就地处置,并尽量缩短病人就诊、各种检查、处置、转运等延误的时间。治疗原则是尽早使心肌血液再灌注(到达医院后30分钟内开始溶栓或90分钟内开始介入治疗)以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梗死面积扩大或缩小心肌缺血范围,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及时处理严重心律失常,泵衰竭和各种并发症,防止猝死。 护理措施 恐惧 与害怕心肌梗死导致死亡有关 4允许患者表达对死亡的恐惧,护士应有针对性的给予帮助,鼓励,如告知患者康复的例子 5医护人员应以一种紧张但有条不紊的方式进行工作,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增强病人度过难关的信心 护理措施 活动无耐力 与心脏泵血能力下降有关 1急性期卧床休息,病情稳定后逐渐增加活动量,提高活动耐力,防止发生并发症 2保证睡眠充足 3 根据病人病情,提供活动处方,活动过程中,随时监测心率血压和心电图的变化,观察其反应 护理措施 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 1 如病员出现心率>110次/分或<60次/分,或者发生间歇脉,频繁的室性早搏每分钟多于5次以上者,提示有心律失常的可能。 2 如病员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表情淡漠、尿量少或无尿、血压下降时,应考虑有心源性休克的发生。 3 当病员有左心衰竭时可表现有肺水肿、呼吸急促、气短、口唇发绀、咳血性泡沫痰等。早期发现休克先兆症状、几时报告医生采取积极有效处理方法,仍可以挽回病员生命。 4 加强饮食管理,注意大小便情况。 护理措施 有便秘的危险 与活动少 进食少不习惯床上排便有关 1评估病人排便情况 2有便意时,提供隐秘的环境, 3心理疏导解除思想负担,解释床上排便对控制病情的意义 4 指导病人进食易消化清淡饮食,适当腹部按摩,必要时给予通便药物或灌肠 护理措施 有出血的危险:与溶栓和使用抗凝药物有关 1、询问病人是否有脑血管病病史、活动性出血和出血倾向、严重而未控制的高血压、近期大手术或外伤史等溶栓禁忌症。 2.溶栓前先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和血型。 3.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应用溶栓药物,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表现为寒战、发热、皮疹等 (2)低血压(收缩压低于90mmHg) (3)出血,包括皮肤黏膜出血、血尿、便血等,一旦出血,应紧急处置。 效果评价 1.病人主诉疼痛症状好转。 2.能陈诉预防便秘的措施,未发生便秘。 3.心律失常得到了及时发现和处理。 4.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得到了及时发现和处理。 下一步的护理指导 1.心理指导 正确认识心肌梗塞即不要失去安全感,整日担心,不敢活动,心情忧郁,又不要产生无所谓的心理。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劳逸结合 心肌梗塞病人应解除思想顾虑,不宜长期卧床休息。长期卧床休息不但会减弱心肌的收缩力,还会引起激发性血栓的危险。要在有人陪伴的情况下散步,打太极拳,做保健操,练气功等。但不要逆风行走及快步登高,秋冬季活动时要注意保暖。 下一步的护理指导 运动要适度,活动是保持下列情况:A、心率不超过110次/分钟。B、无胸痛、呼吸困难或过度疲劳。C、无心慌、胸闷。D、心电图无进一步心肌缺血的改变。E、收缩压上升不超过2~2.6Kpa。如有异常情况,应继续保持安静。病人可根据自己体力恢复情况,3~4个月以后,酌情恢复部分体力活动,以后可恢复全天工作。 下一步的护理指导 3.合理饮食 A、应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B、食物结构中应给低脂肪、适量的蛋白、水果、高维生素、高纤维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C、应调节饮食预防便秘。D、尽量少食盐、茶、咖啡、忌烟酒。 4.坚持药物治疗 坚持药物治疗,切忌擅停服。定期门诊咨询、体检。 心内科 :杜纯 2015年10月16日 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护理查房 内容提要 病史汇报 患者:张明龙 17床 女 58岁 时间:2015-02-15 16:00入院 护理级别:一级护理 饮食:禁食 待疼痛缓解后进流质饮食 后期进低盐、低脂饮食 病史汇报 主诉:胸闷胸痛不适2小时 现病史: 既往史: 有高血压病史多年 病史汇报 诊断:1、冠心病、急性前壁ST段心肌 梗死 心功能一级 2、原发性高血压3极高危 病史汇报 入院体检 T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