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猜题最有可能考的50题教师版]物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八届(2015)高考有奖猜题活动
最有可能考的30道选择题和20道非选择题
高考猜题活动特约专家物理评审组
必考选择题篇
高考理综物理选择题的必考点:物理学史、牛顿运动定律、天体运动、功能关系、动态电路、静电场的基本特点、电磁感应综合问题、交流电产生和变压器。
1.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科学家做出了突出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法拉第首先提出用电场线描述电场,促进了人们对电磁现象的研究
B.安培坚信电和磁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联系,他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突破了人们对电与磁认识的局限
C.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首先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D.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证实了其正确性2.下列关于物理学史的研究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微量放大的方法
B. 用点电荷来代替实际带电体是采用了理想模型的方法C. ——楞次定律
D.
【猜题理由】 在近三年高考中物理学史经常出现,但是物理学史的研究方法去年没有出现,所以考查几率非常大。考查内容包括重要的实验以及定律、关键事件及其对应的科学家。
【预测指数】★★★★
【答案】B【解析】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法。故A错误点电荷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对实际带电体的简化故B正确——楞次定律。故C错误故D错误如图所示,一辆货车利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质缆绳提升一箱货物,已知货箱的质量为M,货物的质量为m,货车以速度v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则在将货
提升到图示的位置时,下列给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C )
A.货箱向上运动的速度大于v
.缆绳中的拉力T等于(M+m)g
C.货车对缆绳拉力做功的功率P大于(M+m)g vcosθ
D.货物对货箱底部的压力小于mgvcosθ,A错误;汽车速度不变,θ变小,余弦值变大,所以物体是加速运动,绳中拉力大于(M+m)g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规定向上方向为正方向,小球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为t0.下列关于小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a、位移x、重力的瞬时功率P和机械能E随时间t变化的中,正确的是
【猜题理由】图像问题一直是高考的重点内容,每年必考。多以运动学图象为命题背景,考查学生对图象的认知能力。
【预测指数】★★★★
【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小球上升时加速度为a1=,下降时加速度为a2= a1=,加速度方向均向下,选项A错误;选项B描述的两个运动阶段是匀速运动,选项B错误;上升时重力的功率大小为P1=mgv1= mg(v0-a1t),下降时重力的功率大小为P2=mgv2= mga2(t-t0),选项C正确;由于小球运动过程中阻力一直做负功,则机械能一直在减小,选项D错误.
5.如图所示,在竖直立于地面的两杆之间拉一根细绳AC,两杆相距为d,细绳与杆间成45°角,绳的A端在A杆顶端.一只小猴(可看作质点)爬上A杆距杆顶h处,以一定的水平速度向右跳出,若要想小猴有两次抓住细绳的机会, 那么
A.初速度必须大于 B.初速度必须满足
C.h必须满足 D.h必须满足
【猜题理由】平抛运动是常考内容,数学知识在物理上的应用是从13年发起的热点问题,在14年的高考中是主要猜测的热点,尤其是极值问题。
【命中指数】★★★★【答案】BC【解析】小猴有两次抓住细绳的机会,则平抛轨迹与AC绳有两个交点,所以平抛轨迹与AC相切时小猴速度最小,相切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成45°,因此有①,,解得,又②,即,,即当时①、②都成立,总可满足,当时,上述②不能成立,使得①式不成立,即小猴运动轨迹不可能与AC相切,即小猴只可能有一次抓住细绳的机会,C对D错;当h满足时,小猴能抓住C点时是有两次抓住细绳机会的最大速度,此时应有、,,,即初速度必须满足,A错B对.难度较大.
6. 2013年6月20日上午10时,神十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完成了太空授课,其中一项是讲授怎样在完全失重状态下测质量.实验利用质量测量仪测出聂海胜质量为74kg,其原理是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弹簧系统给人一个作用力,用光栅测速仪测定加速度,然后由计算质量,这样做是因为在完全失重状态下
A.不能用天平测质量B.不能用弹簧秤测力
C.牛顿第二定律不成立D.光电计时器不能使用
牛顿运动定律、人造卫星中的超重和失重是必考内容之一,神舟十号是命题新背景。A【解析】天平测质量原理杠杆平衡,利用比较重力的方法比较质量,完全失重时不能进行重力比较,所以不能用天平测质量,A正确;弹簧秤测力是原理是胡克定律,不受失重的影响,B错;完全失重状态下牛顿第二定律仍然成立,C错;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