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强化饮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doc

发布:2018-01-30约3.26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强化饮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朱金琳1 代优2 史金枝2 (1黑龙江省第三医院 黑龙江北安 164092;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0157-02 【摘要】目的 探讨强化饮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健康教育和临床护理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 将60例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实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根据强化饮食护理模式对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饮食指导, 对照组进行常规饮食指导。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病人的饮食依从性。结果 干预后两组病人的饮食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强化饮食模式能提高患者的饮食依从性, 以保证病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强化饮食 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 饮食依从性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 是冠心病的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类型,是威胁我国人民身体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即使已进入恢复期的心肌梗死患者依然存在复发的危险,所以做好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护理工作也不容忽视[1]。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感觉饮食对其影响不大,对医护人员的健康指导不予遵从,饮食随心所欲,自控能力差。普遍存在饮食依从性差,为了提高高血压患者饮食依从性,笔者对60例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实施强化饮食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符合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男16例,女14例; 年龄61.3岁plusmn;12.8岁;文盲1例,中小学5例,高中13例,大专及以上11例;对照组男16例, 女11例; 年龄62.3岁plusmn;11.4岁;文盲0例,中小学6例, 高中14例,大专及以上10例。试验前对两组的一般资料及饮食依从性进行基线测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两组患者均给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的常规治疗和护理,可见两组具有均衡可比性。病例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诊断标准;②神志清楚,无明显的认知障碍;③自愿参加本研究者。排除标准:①虽符合纳入标准而纳入后未曾按试验方案完成试验者; ②排除合并其它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1.2.1 试验组:指派高年资、经验丰富的护士从病人入院后即开始对其进行常规护理的及强化饮食护理。首先根据患者标准体重和工作性质计算1d总热量, 按三大营养素供热比制定科学食谱, 遵循强化饮食的原则强调低盐、低脂, 增加蔬菜、高维生素食物,少吃或不吃甜食,有规律的食用含有黄酮类食物等,并制成小册,发给患者,小册后附每日饮食记录表,要求患者根据每日的饮食记录如实填写,并要求出院患者每周来医院1次, 每月集中评估1次, 必要时入户指导。在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进行评价。试验组统一分发标准计量油壶、盐勺。具体饮食方法:①低盐饮食。一般每人每天食盐量以不超过6G为宜,约一小羹匙,并减去烹调过程中酱油所含的钠,一般3ML酱油相当于1G盐。少食用发酵面食、腌制食品、罐头、味精、啤酒、碳酸饮料及茼蒿、空心菜等含钠较高的蔬菜。②减少膳食脂肪。限制动物脂肪、蛋黄和动物内脏如肝、脑、鱼子及软体动物,甲壳类动物等胆固醇含量高的食品,每日烹调油应以植物油为主,并应控制在20G以下。③低糖或无糖饮食。尽量多食用含纤维丰富的蔬菜,如白菜、油菜、韭菜、黄瓜、冬瓜、丝瓜、茄子、萝卜、菜花等:④黄酮类食物。黄酮是植物颜料,它富含于红茶、洋葱、绿叶菜、西红柿、苹果、红葡萄、荷叶、山植等食物中。红茶含黄酮最丰富此外,用荷叶同山棱煎水代茶。 1.2.2 对照组:在饮食方面只进行一般性的饮食指导。 1.2.3 对病人的饮食依从性调查分别于病人入院第一天和6个月后进行。 采用专人发放,统一指导语,向患者讲清量表的填写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将每个问题的的含义讲清楚,让患者作出独立的自我评定。如果自评者不识字或视力障碍,可由工作人员逐一念给他听,让其自己评定。并及时回收,对其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本次研究共发放量表问卷各60份,全部收回,回收率100%。 1.3 研究工具 1.3.1 自编的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病程等。 1.3.2 患者饮食依从性,自行设计调查表,包括15项内容, 每项设3个可供选择的答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