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梅山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工作总结.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深圳市梅山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工作总结
相关热词搜索:工作总结 深圳市 工作总结 现代教育技术
深圳市梅山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工作总结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工程,是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梅山中学作为广东省一级学校,怎样充分发挥好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争创实验性、示范性学校,迎接未来的挑战,是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都十分明确的一项重要任务,打造数字化校园是我们创建现代化开放性学校的重要手段和战略选择.下面就我校创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的组织建设、环境建设、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情况、资源建设、课题研究、经验体会等方面进行简单总结。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信息化教育的发展为学校教育引入了全新的理念,促使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从教育内容、目标、方式、方法等方面去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探索,为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针对网络条件下学校工作的特点和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要求,我们成立了由分管教学副校长柏汉玲领导,教学处主任史武南负责,校信息技术教研组刘文发组长统筹管理,陈少庄、孙常春、彭梅芳、姜书莉、张莉莎、张庆亮、郭蓉、唐爽、刘英、王晓红、李波等行政领导和骨干教师参加的校实验工作领导小组,该小组共有14人,责任明确,工作落实,定期召开会议,布置工作,听取汇报,开展研讨等活动。
我校教学处一直开展各类培训工作,全体教师利用节假日和晚上,由教学处统一安排,分阶段、分层次组织教师进行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电脑操作技术及运用能力的培训,由计算机教师及计算机应用能力较高教师任教.培训内容为Word、Excel、Powerpoint以及部分教师参加的几何画板、Flash、Photoshop、Fireworks、Dreamweaver.目前全校教师基本掌握本学科课件制作所需的软件应用技术.光纤接入校园后,学校又对教师进行互联网应用技术的培训,使广大教师掌握如何上网浏览,下载文件及收发邮件.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856人,教职工134人,其中专任教师124人.学校师资队伍专业、年龄结构合理,总体素质较高,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120%,已考取或在读研究生4人,中级职称58人,中级职称比例为47%,高级职称34人,高级教师比例为28%,中高级职称比例为75%,学校有国家级名校长1人,区级中青年骨干教师10 人,区级以上优质课获得者12人次,校学科带头人20人。
二、环境建设 校园环境幽雅,景色宜人,布置合理,教学区、活动区分区明确,设施齐全.学校拥有教学楼、办公楼、多功能餐厅、灯光球场、风雨操场、300米运动场等.学校按省一级学校标准配备了六个科学实验室、图书馆、三间电脑室、一间语音室、历史与社会功能室、多媒体教室、课件制作室、音像阅览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科技室、校园智能广播系统、校园计算机网络等教学设施.校园网络全部由千兆光缆接入Internet,实现网络化教学管理。
三、网站建设 教育信息化是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教育和管理模式,是对现有的教育方式全方位的改革和补充.我们认为,网站建设就是要以网络技术为依托,以各种信息设施为支撑,以教育软件应用和资源建设为基础,以实现现代化教育和管理和信息资源共享为目的,为教育提供全方位应用的全面信息化服务。
目前我校网站主要提供下列服务:
1、管理通 实现学校内部会议通知管理、日程安排、办公事务管理及基础教育信息传递、处理、统计、分析、查询的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融知识管理于办公自动化中,解决知识共享和再利用的问题,实现新形势下的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全面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和反应能力。
、信息通 充分利用搭建起来的网络环境,使学校各部门之间通过网络及应用平台实现高速互联,使得政令畅通,加速上传下达;对外进行信息交流,实现了新闻、发文、公告等信息的动态发布及各种教育信息资源的共享。
、资源通 建设学校个性化资源库,建设基础性的信息资源智能处理平台,使学校用户能够利用网络进行教育教学资源的检索、使用、开发、优化、积累和管理,使教师能够利用网络准确快速地获得教学所需的标准化的素材.并利用功能强大的资源交换中心将分散于各办公室和各班级的教师制作的大量资源进行高效率的流动和实现交换共享。
、教学通 以信息技术为基本手段,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网上备课系统、在线考试系统等教学应用软件营造师生之间交互式实时的教学、答疑和讨论环境。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通过语音、图像、数据进行交互式远距离教学,在网络上实现远程授课、远程答疑、远程交流,使信息网络真正成为将所有的学生融于一体的大课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