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考知识点】第5节-统编版五册文言篇目知识梳理-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解析版).pdf

发布:2025-03-30约8.45万字共10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考知识点】第5节-统编版五册文言篇目知识梳理-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解析版)

第七章文言文阅读

第5节统编版五册文言篇目知识梳理

必修上册

10.1《劝学》:

(1)通假字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智”,智慧.

②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有”“又”,再。

1/105

第1页共105页第1页共105页

【高考知识点】第5节-统编版五册文言篇目知识梳理-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解析版)

③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性”,资质,禀赋。

④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煣,使弯曲。

(2)古今异义

①金就砺则利

金古义:指金属制的刀剑等今义:黄金的简称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博学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知识广博

③用心一也

用心古义:因为心思今义:集中注意力;使用心力;专

④蚓无爪牙之利

爪牙古义:动物的爪子和牙齿今义:帮凶

(3)词类活用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②名词作状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③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④形容词作动词: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4)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

冰,水为之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105

第2页共105页第2页共105页

【高考知识点】第5节-统编版五册文言篇目知识梳理-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解析版)

②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

“无以同此)

③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④状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而寒于水。

10.2《师说》:

【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授”,教授)

(2)或师焉,或不焉(不,“否”,fǒu)

【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所以古义:用来……的;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不必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

(4)吾从而师之

从而古义:跟随而且;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

(5)今之众人

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众多的人,大家

(6)小学而大遗

小学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育的机构

(常指与中学、大学相对的“小学)

【一词多义】

(1)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3/105

第3页共105页第3页共105页

【高考知识点】第5节-统编版五册文言篇目知识梳理-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解析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求学)

③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④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

(2)传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③六艺经传皆通习之(zhuàn,名词,解释经文的著作)

(3)道

①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有“风尚”的意思)

③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

(4)惑

①惑之不解(名词,疑难问题)

②于其身也,则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