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小企业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
1.2 国外研究发展状况 1
1.3 国内研究发展状况 1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 1
第2章 中小企业激励机制的概述 3
2.1 中小企业的界定 3
2.2 激励机制的内涵 3
2.3 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3
2.3.1 为企业招募优秀人才 3
2.3.2 提高员工工作绩效 3
2.3.3 协调员工关系 3
第3章 中小企业激励机制的现状及问题 5
3.1 现阶段中小企业主要的激励模式 5
3.2 中小企业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5
3.2.1 只注重物质激励 5
3.2.2 激励没能体现规范性、公平化 5
3.2.3 激励缺乏针对性且忽视个体差异 6
第4章 激励机制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7
4.1 激励机制与员工需求不匹配 7
4.1.1 马斯洛需求理论在满足员工需求方面的运用 7
4.1.2 员工的需求差异没有得到满足 8
4.2 激励制度不完善 8
4.2.1 公平理论在激励体系中的运用 8
4.2.2 缺乏系统、公平的激励体系 8
4.3 激励机制与个人发展不协调 9
4.3.1 双因素理论在激励机制中的运用 9
4.3.2 激励行为短期化 9
第5章 中小企业中激励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11
5.1 合理选择激励方式 11
5.1.1 考虑员工个体差异实行差别激励 11
5.1.2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11
5.2 建立完善的激励体系 11
5.2.1 建立系统的薪酬福利制度 11
5.2.2 建立公平的奖惩体系 11
5.3 重视员工职业生涯的规划 12
5.4 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12
5.4.1 提高管理者自身素质,提高激励效果 12
5.4.2 设计员工合理化建议制度 13
结论与展望 15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19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在企业的众多资源中,人作为企业的主体,是生产力的载体,也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离开了人,企业的发展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合理地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激发人才的潜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成功的关键。而企业激励机制,作为一种复杂的运行体系,能够激发企业经营者和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挖掘人的潜在能力,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1.2 国外研究发展状况
国外的激励理论主要是从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来研究的,激励是通过高水平的努力实现组织的意愿,而这种努力把满足个体某些动机和需要作为条件。国外主要有三种对激励机制的研究方式:一是基础性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从不同角度为设计激励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但没有形成企业系统的激励机制理论。二是数学模型。很多西方学者追求科学主义的方法,习惯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和阐述理论。但由于理性与现实之间并不完全相符,现实环境多变且复杂,从而影响了它的有效性。三是实证研究。随着中小企业发展和企业制度的不断丰富,对激励机制的探究已经从原来的基础研究、数学模型转向具体的实证研究,更多的关注中小企业的设计、构架等实际问题。
1.3 国内研究发展状况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激励机制得以强化并发挥了行政手段不可代替的作用。有关激励理论的研究著作、论文屡见不鲜。张维迎是国内研究激励理论并运用于中国改革实践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两部著作:《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为国内学者研究激励理论奠定了基础。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
本文阐述了中小企业激励机制的定义,通过对中小企业激励机制现状的分析,归纳总结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只注重物质激励;二、激励不规范、不公平 ;三、激励缺乏针对性且忽视个体差异。了解了主要问题之后,对这些问题进行细述。针对中小企业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用自己的观点分析并总结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对策。对物质激励,精神激励,企业奖惩制度,薪酬制度进行完善,重视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提高了工作积极性,达到企业与员工双赢的目的。
第2章 中小企业激励机制的概述
2.1 中小企业的界定
中小企业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在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不同国家、不同行业、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它的界定标准都不一样,一般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对中小企业定义。质的指标主要指企业的组织形式、融资方式及所处行业地位等;量的指标则主要包括企业的雇员人数、实收资本、资产总值等。相较于质的指标,量的指标更为客观,比较容易选取数据,因此,多数国家都以量的标准对中小企业进行划分,我国也按量的指标,在各个行业对中小企业进行划分。
2.2 激励机制的内涵
激励机制是通过诱导因素、产权和约、组织设计以及各种报酬与补偿等一套理性化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