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油洋中学创建怀化市“绿色学校”方案.doc

发布:2018-12-23约4.75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油洋中学创建怀化市“绿色学校”方案 一、绿色学校的概念 学校在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在日常管理中纳入有益于环境的管理措施,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资源和机会全面提高师生环境素养的学校。绿色学校的主要标志是:师生环境意识较高,积极参与面向社会的环境监督和宣传教育活动,学生切实掌握各科教材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校园绿化、净化、美化。 二、绿色学校的涵义 绿色学校包括绿色理念、绿色管理、绿色行政、绿色校园、绿色教室、绿色环境、绿色生活、绿色饮食、绿色课程、绿色课堂、绿色心灵、绿色行为、绿色语言、绿色消费、绿色网络。而绿色理念涵括环保的、高效的、低耗的、和谐的、科学的、合理的、规范的、整洁的、整齐的、有序的、优美的、安全的、节能的、节约的…… 三、创绿的目标 意识(理念)→知识→态度→技能→参与(自觉行动) 帮助学生掌握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形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观;帮助学生改变个人的生活方式,成为具有环境素养的现代公民;提供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在防止环境被破坏而采取行动时,具有合作精神。达到学生、教师、学校、社会四方受益。 四、创绿的步骤 (一)成立相应的机构 成立仲恺中学创建省级绿色学校领导小组。由校领导、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社区代表、环保专家组成,可分为文宣组、课题组、活动组、后勤组等。 (二)制定计划 1、学校内部环境及环境教育现状调查 为了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避免浪费,在制定创建“绿色学校”计划前,学校首先要应对照“绿色学校”创建指南及当地评估标准,对学校内部环境及环境教育现状进行调查。调查过程包括: (1)成立调查小组,小组成员主要由学生组成,教师进行指导。明确职责,确定主要调查的项目。 (2)确定调查的内容和方式,主要内容包括环境教育现状和校园环境现状。 ●各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方式和效果 ●课外、户外和校外环境教育活动的开展 ●教师参加环境教育培训和进行环境教育科研等 ●校园建筑物的环境特性,如采光、温度、湿度、隔音等 ●校园绿化美化情况,如绿化面积、树木和花卉的种类、布局等 ●校园环境现状如:教室、办公室、仓库、食堂、厕所、锅炉房、地下室、 图书馆、实验室、医务室的环境现状,有无污染因素 ●废物回收和处理情况 ●师生健康、公共卫生现状 ●学校每年各种资源和能源消耗情况 ●节约资源和能源的措施及其效果 ●学校周边环境现状和影响学校环境的因素等 (3)确定调查的方式,调查小组依据调查表进行逐一调查。 利用观察、问卷调查、采访、查阅档案文件等调查方法,同时可利用拍照、录像、录音等技术手段进行调查、收集数据,保证调查数据的客观性、准确性。 吸收学生参加调查小组,让他们通过具体的工作,提高意识和锻炼能力。调查小组成员要客观面对调查获得的第一手数据。教师既是指导者,又是合作者。有条件的话,可聘请校外有关人士进行指导。 (4)调查结果分析。调查小组成员最后将调查数据资料汇总、分析和讨论,明确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撰写学校环境和环境教育调查报告,递交“绿色学校”领导小组作为计划和决策的依据。 2、制定创建“绿色学校”计划 根据调查结果,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在人力、经费有保障的条件下,从课程渗透、课外和校外以及社区活动、学校环境管理、校园绿化美化四方面来考虑制定创建“绿色学校”的计划。 (1)环境教育课程渗透 环境教育具有跨学科、综合性、与社会实际问题和学生个人生活联系紧密的特点,符合世界教育改革逐步走向综合性的发展趋势,能够为实现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目标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照教育部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所有与环境教育有关的内容和要求摘选和集中。依据环境教育的特点由学科教研负责人组织本学科任课教师编写本学科的渗透方案。教务部门应协调各学科老师就环境教育教学研究和课堂观摩进行交流,以加强环境教育教学在各学科知识、意识、技能、价值观、参与范畴的渗透。 充分发挥环境教育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利用教学大纲中设立的综合实践课和研究性学习所提供的课程机会,拓展环境教育的空间和教育的形式,增加环境教育的实践内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学校内部环境管理 实行节纸、节电、节水、垃圾减量及回收利用,推选绿色消费等有益于环境的行动和学校管理制度。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妥善处理污染物,遵循水、大气、噪声、放射性等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环保法规。保障师生的安全、卫生和健康要求。 (3)绿化美化校园 制定和实施全校的绿化、美化等措施和计划。同时还要符合国家有关部门对健康、卫生和环保等的规定和要求,制定相关的计划。 (4)创建“绿色学校”计划的内容 创建“绿色学校”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