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性.pdf

发布:2017-09-13约8.04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性 口宋世杰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过了一个长期发展过程,从十六届六中全会、十七大和十八大上的表述中,可以看 出其表现为一种递进关系。党的十八大报告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非常精简,用24个字从国家、社会、公 民三个层面,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杨 价值观 培育 践行 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述进一步的具 德规范,更是一种社会理想,同时还是一种政治纲领。正是这 体化,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 样一种核心价值观及其在思想道德领域延伸与展开所形成的 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 种种具体价值范畴,使中国封建社会得以维系、变革与发展, 核心价值观。这一表述,精简而凝练,培育与践行合一,可操 形成了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作性强,更易于转化为群众的实际行动。 就社会主义来说,不论从社会理想、社会运动还是社会制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正确理解,是 度来看,都有一种和无产阶级及广大劳动者的自由解放息息相 培育和践行的前提条件。以建设和谐社会为 旨归,加强阐释工 关的价值追求,这是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选择,是社会 作,是理论工作者的责任所在。因此,笔者结合相关文献,对自 主义制度所独有的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价值 己的理解略作阐述,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观是社会主义社会对人类社会价值追求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 点。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是人类对以往社会制度所追求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两者 社会理想和价值的一种延续,是在反思不完美的资本主义现 的联系和区别 实社会制度后,对社会主义制度一种更人道、更平等、更 自由、 更合理的理想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二者既相 社会主义从最初空想到现实科学的理论演变,并且顺利 互联系,又存在区别,侧重点各不相同。需要从基本内涵上分 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重大跨越。作为一种更合理的社会理 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两者之间关 想、社会形态及制度设计,社会主义对人们的价值追求具有特 系,这是现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迫切解决的 别的感召力和吸引力。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核心价值与基本 问题。 价值,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得到了整合。 从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每一个社会都有其赖以支撑其社 一 方面,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表现为多层次性,具有丰富内 会发展的一整套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奴隶制社会的夏 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基本价值和具体价值的集合体。核 商周时代是以宗法礼制为代表的奴隶制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而 心价值 以基本价值和具体价值为基础,对二者进行了整合。基 封建社会经过战国时期的 “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的 “罢黜百 本价值和具体价值,是核心价值的主要内容,其基本层面,是 家,独尊儒术”,直到宋代程朱理学才确立以儒家思想 “三纲五 核心价值的体现。因此,核心价值是基本价值和具体价值的指 常”为代表的封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其本质核心是 “仁”。中 导和灵魂。 国历史上任何一个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社会核心价值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既涵盖着理想性的价值追 体系。奴隶制社会的夏商周时代是以宗法礼制为代表的奴隶制 求,又表现了现实性的实践要求;不仅有促使广大劳动者不断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而封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经过战国 完善 自身的先进性价值理念,同时也有普通群体可以认同并在 时期的 “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直 实际工作中得以实践的广泛性价值追求。在这个完整有机体 到宋代程朱理学才确立了以儒家思想 “三纲五常”为代表的封 中,失去了实践性,整个价值理念系统就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 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其本质核心是 “仁”。以 “仁”来塑造社 存在;丢掉了理想性,以具体生活实践掩盖、否定最高价值,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