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第一章学前教育心理学绪论.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创建 1.教育心理学体系的结构性分化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正式独立; 婴幼儿学习的研究、亲子教育的兴起。 2.现代幼儿教育科学体系的结构性整合 学前心理学与学前教育学的结合; 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了以“幼儿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日本学者若井邦夫等著的《幼儿教育心理学》可能是最全面阐述幼儿教育心理学问题的专著。 ——我国最早引进的 LOGO (二)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1 学前教育心理思想研究 3 2 学前教育心理的实践研究 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形成 1.学前教育心理思想研究 发端于对儿童期独立性的认可、对儿童人格的尊重和对儿童学习潜力的认识。 最早可以追溯到近代启蒙思想家卢梭(《爱弥儿》——遵循自然教育); 裴斯泰洛齐把“遵从儿童天性的教育方法”付诸实践,创造了“直观教学法”。 2.学前教育心理的实践研究 教育史上第一次幼儿教育实验由欧文(近代幼儿教育的先驱,并设立了“幼儿学校”)创造,被马克思称为未来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教育萌芽。 福禄贝尔创立第一所幼儿园(受到进化论思想,创造了裴氏直观教学法,提出活动教育思想)? 蒙台梭利对“幼儿的敏感期”非常敏感(发明蒙台梭利教具,创建了“幼儿之家”,提出“科学的教育法”) 3.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形成 皮亚杰与儿童智慧发展:以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为基础的临床教学法、两难故事法、社会交往法和活动教学法成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方法; 维果茨基创立“维列鲁学派”,提出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建构论”——两个基本假说:符号中介论和活动内化论。 (三)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1.研究内容的多元化 2.研究手段的现代化 3.研究程序的规范化 4.研究内容的本土化 (一)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学前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前教育,特别是幼儿园教育情境中学习与教学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的科学。 学前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偏重应用性的学科。 (二)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 幼儿学习心理 在概述学习与学前儿童学习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幼儿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技能学习、概念学习、社会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 幼儿教学心理 游戏与教学时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两种主要形式。 幼儿教师心理 注:幼儿学习心理与幼儿教学心理构成了学前教育心理学的两条主线。 (一)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1.理论建构: 建设具有特色的学前教育心理学体系 2.实践指导: 服务于学前教育改革,服务于教师自我教育 (二)学前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1.测量与描述 2.预测和控制 3.理解和说明 一 实验法 二 调查法 三 第三节 学前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 观察法 四 测量法 什么是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行系统、连续的考察、记录、分析,从而获取事实材料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是学前教育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一)科学观察与日常观察 区别: 前者是出于特定研究课题的需要而进行的,有确定的观察对象与明确目的;后者大多无明确目的; 前者为揭示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以一定的理论知识去判断、理解观察所获得的结果;后者只限于短暂的“注视”,以常识或经验对所获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前者对所获取的结果要做出准确而系统的记录;后者不需如此; 注:在不具备条件开展正式的观察研究时,有意识地改进日常观察的方法来考察某些现象或问题是可取的。 (二)正式观察法与非正式观察法 正式观察法结构严谨。计划周密,一般为科学研究所用,是一种有控制的、系统的观察; 非正式观察结构松散。无周密计划与控制,适用于教师获取有关日常教学和活动安排等方面的信息,或帮助观察者获得了解儿童身心发展各种特点的感性经验。 (三)学前教育心理研究中常用的观察方法 1.时间抽样观察法 (1)定义 它是指观察在规定时间内(时间样本)发生的所有行为。 (2)基本过程 时间单位分解 行为分类系统 记录表格的设计(封闭式) (三)学前教育心理研究中常用的观察方法 2.事件抽样观察法 (1)定义 它是指根据研究目的,有选择地抽取某类现象(事件)进行跟踪观察,并且全面、完整地记录现象发生的过程及其前因后果。 (2)基本操作 给事件下操作定义 确定观察范围 记录表格的设计(半封闭式) (三)学前教育心理研究中常用的观察方法 优点 保持被观察者的自然性和客观性 简单易行 资料比较生动真实 收集非语言行为的数据 对观察对象进行追踪研究 缺点 消极被动地期待某种心理现象的出现 对外部因素难于控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