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单元教案设计.pdf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单元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上下(位置)。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
学生的空间观念。
2、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
在活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
文试表述。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动物分房图若干;四只动物头像若干;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初步体会上下的含义,培养想象能力。
1、看看我们的教室,你发现了什么?
2、再看,你的上面有什么?
3、想像:如果再往上看,再往上,穿透屋顶,穿透这栋楼房,
你的上面还会有什么?
4、再看,你的下面是什么?继续往下想,你的下面还会有什
么呢?
5、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感受”上、下
二、创设情境,理解上下,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1、创设情境(1),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
b:看它们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谁在
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2、创设情境2(),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a:大家说得好,小松鼠也想来听一听c(ai)显示。
b:观察:你还能用”上“或者”下“来说说它们现在的位置
吗?先跟你的同伴说说看。
c:再观察小松鼠的位置:说”小松鼠在上面“对吗?
”小松鼠在下面“对吗?,那怎样才能完整地用上和下来说
小松鼠的位置呢?
小结:看来,比的参照物不同,小松鼠的上下位置也不同。
3、创设情境(3),进一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b:现在,你又发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呢?跟小组的同学
说一说,比一比,谁问得好,谁答得好。
小结:看来,位置变,上下关系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三、创设活动,加深理解,促进情感体验。
1、摆一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1)听口令摆一摆。
(2)同桌合作摆一摆,说一说。
2、找一找。在生活体会上下的位置关系。
(1)全体起立,从教室,你能发现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
的下面?
(2)你也在教室里,你还能用上下来说你在教室的位置
吗?
四、分层活动,巩固理解、增强应用意识。
1、出示练习图,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
2、让学生自由的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3、确定位置,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
小红住在小英楼上,
小英住在小兰的楼上。
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前后第(2页)。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体验前与后的位
置与顺序。
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情境教学、游戏。
教学备:纸制的方向盘4个、车站牌5个、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老师请5名学生上讲台排成队列。
(5名学生排成队列,其余学生描述其中一位学生的位置)。
2、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按要求调换位置(把原来排在第二
位的同学,依次往后进行调换,换三次,最后一次换到了队伍的
末尾。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具有一定的相对
性。
引导学生”()同学在()同学前面,在()同学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