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儿童流行性感冒预防知识普及.ppt

发布:2018-10-10约8.31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儿童流行性感冒预防知识普及 季 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三型,甲型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易发生大范围流行。 流感病毒 流感的症状与传播特点 传播 流感病毒主要人与人接触经说话、咳嗽、喷嚏,随飞沫散布,通过空气传播,被污染的物品接触也会传播。 症状 起病突然,畏寒、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9~40℃,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咳嗽、流涕、鼻塞及咽痛、头痛,少部分出现肌痛、呕吐、腹泻。 并发症 流感常见的并发症有肺炎、中毒性休克、 心肌炎等,如严重并发症则病死率较高。 流感与普通感冒一样吗? 流感病毒 怕热不怕冷 56°C30min或60°C10min可将其灭活,但在低温条件下,如 - 70°C条件下可存活数年。 对紫外线、日光敏感 用紫外线直射病毒可破坏其感染力,在阳光直射下40 – 48小时可使病毒失去活性。 对乙醚等有机溶剂及漂白粉,碘剂等常用的消毒剂敏感。 ° 流感的预防 有特效药,早期应用对全年龄组人群有效。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家长的误区 孩子一旦接种了流感疫苗就可以避免感冒 孩子只要接种过流感疫苗,就可以一辈子高枕无忧了 流感疫苗只用于流感的预防,因此接种流感疫苗自然不能预防普通感冒。 流感疫苗只针对一种当前较流行常见的流感,打一次只能预防半年或一年。 流感的预防 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1.勤洗手 2.多喝水 3.打喷嚏或咳嗽时遮住口 4.均衡饮食、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保持环境清洁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保持室内清洁 注意饮食卫生 慎去公共场所 一旦患病,及时就医 秋冬气候多变,注意加减衣服。 回忆一下六步洗手法 流行期间幼儿如出现流感样症状 及时就医,隔离,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 应呼吸道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 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毒。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遍及世界各地,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犯1~7岁小儿。 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 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厌食、呕吐等。体检可发现咽部充血,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黏膜上可见数个至十数个2~4mm大小灰白色的疱疹,周围有红晕,1~2日后破溃形成小溃疡, 我们该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H7N9病毒的应急检测很重要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应急检测和生物安全部课题组可以做到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区别 疱疹性咽峡炎自发病时间起隔离两周,出示医生证明方可回园 (必须三甲医院或者车陂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谢谢,祝大家身体健康!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的传染性很强,由于这种病毒容易变异,即使是患过流感的人,当下次再遇上流感流行,他仍然会感染,所以流感容易引起暴发性流行。一般在冬春季流行的机会较多,每次可能有20~40%的人会传染上流感。 流感病毒主要存在于病人或隐形感染者的口鼻腔分泌物中,通过说话、咳嗽、喷嚏,随飞沫散布,借空气传播,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流感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随病毒株、人群年龄、生理状态、既往史不同而异。  流感潜伏期1~3日,最短数小时。起病方式多为快和突然。其临床特点为:畏寒或寒颤;发烧,体温可升高到39—40℃;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可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等。少数病人的临床症状以胃肠道为主,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型流感多见于原有慢性胃肠道疾病和小儿患者。无并发症患者发病后3—4天开始恢复,而且恢复彻底。中毒型极少见,主要表现为高热、血压下降,易发生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流感的并发症有继发细菌性肺炎或病毒性肺炎、中毒性休克、心肌炎等。流感能加重原有的疾病(如心肺疾患),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种慢性病或者体质虚弱的婴幼儿患流感后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 儿童机体免疫功能未完全发育成熟,加之如果所处环境人群聚集,是流感的高发人群。 在流感流行季节,有超过40%的学龄前儿童及30%的学龄儿童罹患流感。一般健康儿童感染流感病毒可能表现为轻型流感,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流涕、鼻塞及咽痛、头痛,少部分出现肌痛、呕吐、腹泻。婴幼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可出现高热惊厥。新生儿流感少见,但易合并肺炎,常有败血症表现,如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在小儿,流感病毒引起的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