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docx
2025年春学期九年级第一次学情调研综合Ⅱ试题
历史部分(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良渚古城城内分布有宫殿区、建筑基址和贵族墓地;城外的居住基址具有外廓城的性质;城西北部有浩大的水利系统,既能削减山体的季节性洪峰,又可利用为运输通道。这表明中国
A.早期遗址分布范围较广B.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C.已出现了早期国家形态D.旧石器时代生产水平高超
2.西周时期,青铜器“宜侯矢(cè)簋”的铭文记载了周王册命宣侯并赏赐土地、奴隶等事宜,该铭文反映的制度是
A.采邑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3.下为我国古代朝代更迭示意图(部分),其中,图中①②处是
A.东汉东晋 B.西汉东晋 C.蜀汉东汉 D.蜀汉东晋
4.有学者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传统的科学技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巅峰状态。以下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有
①曲辕犁的广泛应用 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④火药武器广泛应用于战争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某同学在学习中发现以下两则学习材料,从材料甲到材料乙,可推出的正确结论是
材料甲
材料乙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司马迁《史记》
犹席东南地产之饶,足以裕国
-《宋史》
A.江南人口流动加快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南方成为政治中心 D.北方政权更迭频繁
6.有学者认为,元代有不少蒙古语和西域语言的音译词被吸收到汉语汉文中。如车站的“站”就是蒙古语jam(驿传)的译音,“站”字汉语本义是“立着”“停下”,而元代汉蒙语并用合成“驿站”一词,遂发展为如今车站的“站”义。这说明
A.儒家思想受到冲击 B.交通发展强化了统治
C.元代重视文化建设 D.民族交融丰富了文化
7.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两位彪炳史册的人物,一位“血战歼倭,勋垂闽浙”,一位“驱除荷虏,一代英雄”。他们的共同贡献是
A.巩固清朝统治 B.促进经济发展
C.抗击外来侵略 D.推动社会变革
8.对比同类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之一。下列两部著作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共同点
《韩非子》《神曲》
A.都发生在社会转型时期 B.都代表新兴地主利益
C.都宣传民主与科学思想 D.都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9.《南京条约》签订后,外国洋货不止可以在一个通商口岸任意销售,在未拆封情况下,还可转运其他通商口岸售卖,且无需重新交税。材料表明,通商口岸的开放
A.打破了闭关锁国政策 B.促进了沿海地区发展
C.便利了列强商品输出 D.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10.1895-1898年,梁启超主笔的《时务报》在15个省和国外设有分销处67所,销量过万。这表明
A.维新思想广泛传播 B.三民主义思潮兴起
C.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D.文学革命应运而生
11.1913年国民党反对袁世凯的斗争,之所以被称为“二次革命”是因为
A.袁世凯废除总统制,宣布称帝 B.袁世凯卖国,复辟倒退
C.它是辛亥革命的延续和发展 D.是革命派的意愿
12.20世纪初期《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该材料最能体现
A.反对封建军阀的斗争性 B.各阶层抵制侵略的一致性
C.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决性 D.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13.红军长征过程中,敌人的围追堵截、恶劣的自然环境、党内的错误和分裂,都没有吓倒红军指战员,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革命斗志战胜了所有的危难,胜利完成了战略大转移。这表明红军长征
A.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局面 B.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坚强斗志
C.挽救了红军和中国共产党 D.锻炼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14.乔达摩·悉达多教导人们寻求救赎的途径:不应该通过苦行和遵从宗教仪式礼节,而应该通过仁慈、怜悯地对待所有有生命的众生来实现。由此可见,他宣扬
A.君权神授 B.苦行禁欲 C.众生平等 D.人文主义
15.中世纪时期,不仅英格兰、法兰西、德意志、西班牙的封建契约不一样,就连这些大国的不同地区也不一样,甚至找不到两份完全相同的。由此可见,中世纪的西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