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景观生态学纲要.doc

发布:2016-03-27约字共4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景观生态学授课结构安排 一、景观生态学及发展进程(2) 二、景观组分(4) 1. 斑块(Patch)(2) 2. 廊道(Corridor)(1) 3. 基质(Matrix)(1) 三、景观整体结构(1) 四、景观生态学的一些基本法则(2) 五、景观生态学中的一些重要理论(4) 六、景观生态学数量分析方法(3) 参考书目 Forman RTT等,景观生态学,肖笃宁等译,科学出版社,1990 傅伯杰等编注,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科学出版社,2001 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 Zev Naveh等,景观生态学—理论与应用,李团胜等译,西安地图出版社,2001 第一章 景观生态学及其发展进程 第一节 景观及景观生态学 1. 景观(Landscape) *Forman: 景观是指一组以相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地表区域。 景观组分:景观内部的不同生态系统类型被称为景观组分。 Naveh: 景观是地理圈与生物圈和人类圈综合为一体,是人类生存空间内可见的客体。 Wiens: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具有异质性或镶嵌性的空间单元。 2.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 *Forman: 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宏观生态学分支学科。 Naveh: 景观生态学是地理学与生态学之间的一门中间学科,是对人类生态系统进行整体论研究的新兴学科。 *景观结构(landscape structure):景观组分的数量构成及空间组合与分布特征,其中景观组分的空间结构特征又被称为景观格局(landscape pattern) *景观功能(landscape function):景观对自身内部及其他相关生命系统生存和发展所能提供的支撑作用; *景观动态(landscape dynamic):景观在各种内外部驱动因素作用下其结构和功能的时间变化过程与特征。 *景观组分(landscape elements):构成景观的不同生态系统类型被称为景观组分 *斑块(patch):一个与周围环境不同的相对均质性非线性区域。 *廊道(corridor):不同与两侧相邻土地的一种特殊的带状要素类型。 *基质(matrix):景观镶嵌内的背景生态系统或土地利用类型 *网络(network):是指一个相互连接的廊道系统。 3. 景观生态学的学科特点 1)宏观研究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区域→生物圈(全球) 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层次包括生态系统、景观和区域。 2)异质性 *异质性(heterogeneity):景观内部事物或者其属性在时间或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或非随机性特征。与异质性相反的景观特征被称为均质性(homogeneity) Risser甚至认为景观生态学主要研究景观的空间异质性:1)景观空间异质性的发展和动态;2)异质性景观的相互作用和变化;3)空间异质性对生物和非生物过程的影响;4)空间异质性的管理。 3)强调空间分异 景观生态学是生态学学科群中唯一将空间分异特征作为自身研究重点的分支学科,涉及的重点研究领域包括:异质性、等级特征、景观格局、尺度效应、干扰扩散等。 *尺度(scale):在观察景观现象或过程时一个特定的空间分辨率或标准时间单元。 *尺度效应(scale effect):优势景观现象或过程特征随尺度变化而变化的现象。 4)注重人为活动 景观的宏观性特征使其成为很容易与人为活动研究进行衔接的生态学分支学科(城市景观、人为景观、干扰等),Naveh认为景观生态学是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研究的桥梁的桥梁。(以下是最初国际景观生态学大会的一些讨论题目) 1)研究和规划的方法论(地域尺度上的应用研究) 2)土地利用格局对景观功能的影响 3)生态理论及其管理涵义 4)景观生态学中的联结度 5)海岸沙丘管理 6)城市生态问题 7)景观的空间格局和功能关系 8)景观利用的生态原则 9)景观生态学和空间信息系统 10)景观结构和生态过程之关系 11)自然保护:廊道的作用 12)气候变化的景观生态评价 4)景观的界定原则 1)景观是一组生态系统的聚合体; 2)各生态系统之间通过相互之间的生态流密切联系在一起(相互影响); 3)具有特定的气候和地貌类型特征; 4)具有特定的干扰和动态驱动机制。 *干扰(disturbance):一种明显改变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变化过程的事件。干扰具有以下特点: 干扰是一种突发性非连续事件; 干扰一般对景观格局具有强烈改造作用; 干扰可能会中断景观中一些甚至全部生态过程; 干扰具有强烈尺度效应。 第二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