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实验四细胞色素C的制备及含量测定..doc

发布:2017-01-16约2.45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程名称: 生物制药技术实验 第 4单元(节), 4 学时,授课时间2010 年11月24日,地点 202 项目/主题: 实验四 细胞色素C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能力目标 掌握细胞色素C的制备及含量测定的基本知识 知识目标: 掌握细胞色素C的制备及含量测定原理和操作。 重点难点与解决方案: 细胞色素C的制备,演示解决 教材、参考资料与媒体: 自编教材,参考网络上的一些相关知识 教学条件(环境):100分钟讲授,30分钟演示、110分钟巡回指导和学生操作 实验目的 掌握细胞色素C的制备方法和它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原理 细胞色素是一类含有铁卟啉基团的电子传递蛋白,它是细胞体内膜上呼吸链中重要的电子传递体,只存在于需氧细胞中。需氧多的如心肌及酵母等细胞中含量丰富。细胞色素C是细胞色素的一种。每分子细胞色素C含有一个血红素和一条多肽链。现已从许多来源获得细胞色素C结晶,并已对40多种细胞色素C蛋白的一级结构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残基的数目为103~111,不同来源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残基的顺序及含量都有一定差异。细胞色素C中赖氨酸含量较高,等电点为10.7,含铁量为0.38~0.43%,分子量为12,000~13,000。 细胞色素C是一种稳定的可溶性蛋白,它易溶于水及酸性溶液,帮常用酸性水提取。细胞色素C分为氧化型和还原型两种,氧化型水溶液呈深红色,还原型水溶液呈桃红色。细胞色素C对热较稳定,不易变性。在PH7.2~10.2,100℃加热3分钟,细胞色素C氧化型和还原型变性程度也较稳定,可抵抗0.3mol/L盐酸和平共处0.1mol/L氢氧化钾溶液和长时间处理。一般都将细胞色素C制成还原型的,因此较稳定并易于保存。 细胞色素C的吸收光谱,氧化型细胞色素C最大吸收峰为408 nm,530nm;还原型的最大吸收峰为415nm,520nm和550nm。 常以含量较高的心肌和酵母等为材料进行分离制备。本实验以新鲜猪心为原料经过酸溶液抽提。制品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色素C溶液的含量。 三、实验试剂 (1)2mol/L硫酸 (2)1mol/L氢氧化铵 (3)人造沸石:为白色颗粒,不溶于水,溶于酸。选用60~80目。 再行方法:使用过的沸石,先用自来水洗去硫酸铵,再用0.2~0.3mol/L氢氧化钠和1mol/L氯化钠混合液洗涤至沸石成白色,最后用水反复洗至PH7.0-8.0,即可重新使用。 (4)0.2%氯化钠溶液 (5)25%硫酸铵溶液 (6)20%三氯乙酸 (10)10%乙酸钡溶液 (11)0.06mol/L磷酸氢二钠-0.4mol/L氯化钠溶液:称取21.5g磷酸氢二钠,23.4g氯化钠,加水溶解,定容至100ml (12)标准细胞色素C溶液(80mg/ml) (13)连二亚硫酸钠 (14)1mol/L乙酸 (15)0.02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 四、实验器材 部分收集器 离心机 色谱柱 透析袋 尼龙纱布 可见分光光度计 五、操作 1、提取: 称取100g猪心肌肉糜,加水200ml,用2mol/LH2SO4调PH至4.0,在室温下搅拌提取1小时,用1mol/L氢氧化铵调PH至6.0,离心3000r/min,10min,收集上清液。 2、吸咐及洗脱: 用1mol/L氢氧化铵将上述提取液调PH至7.2,静置20~30min,收集上层澄清液,将下层悬浮液,离心3000r/min,10min,取下清液与前面的液体混合,待上柱。 把人造沸石装入层析柱,约12~15cm。 将提取液上柱,通过人造沸石进行吸附,流速约为8~10 ml/min,随着细胞色素C被吸附,柱内的人造沸石逐渐由白色变为红色,流出液为淡黄色或微红色。 先用H2O洗脱,再用0.2%NaCl洗涤,再用H2O洗涤至清,用2.5%硫酸铵洗脱,流速为2ml/min,收集含细胞色素C的红色洗脱液。直至红色消失才停止收集。 3、盐析: (1)除杂:按每100ml洗脱液加入20g固体硫酸铵,边加边搅拌,静置半小时以上,离心除去杂蛋白(3000r/min,10min),可得到红色清亮的细胞色素C溶液。 (2) 沉淀细胞色素C:在搅拌下100ml溶液加入2.5 ml 20%三氯乙酸,离心(3000r/min,15min),收集沉淀。 4、透析: 用少许H2O将沉淀溶解,装入透析袋,除盐,用BaCl2溶液检测透析外液,无SO42-为止,得到细胞色素C溶液。 5、含量测定: (1)标准曲线的制定:浓度为横坐标,A为纵坐标。 (2)样品测定:取0.4ml待测样品,用水稀释至10ml,取1ml稀释液加3ml水,加少许连二亚硫酸钠,摇匀,测A520nm.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其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