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教案 第十章 会计报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周数 讲授时间 章、节 备注 17 2学时 第十章 会计报?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财务会计报告的意义、种类、基本内容,初步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方法,了解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的主要内容。 重点内容 财务会计报告的意义、种类、基本内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难点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讲授内容 第章 会计报第一节 财务会计报告概述
一财务会计报告的财务会计报告是会计主体对外提供的反映其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一定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书面文件。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会计核算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对外提供财务会计信息的主要形式。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会计报表。它是财务会计报告的主干部分,是以账簿资料为依据,以货币为计量单位,总括地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表格式的报告文件。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会计报表附注。它是对会计报表不能充分表达的内容和项目,以另一种形式(如脚注说明、括号旁注说明等文字形式)所作的补充说明和详细解释,如说明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等。财务情况说明书。它是对会计报表作分析、说明、解释、评价的书面报告文件。如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资金增减情况等。财务会计报告的编报要求财务会计报告的种类财务状况报表:是指反映单位在一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经营成果报表:是指反映单位在一定期间内利润形成和分配情况的报表。包括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年度报表。年度终了后编报,提供信息最齐全、完整。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其附表。中期报表。包括月度、季度、半年度报表。6天内对外提供;季度会计报表应当于季度终了后15天内对外提供;半年度会计报表应当于年度中期结束后60天内(相当于两个连续的月份)对外提供;年度会计报表应当于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对外提供。
3.财务报告的形式要求
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应当依次编定页数,加具封面,装订成册,加盖公章。
第二节 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
一、利润表
(一)利润表的内容与格式
利润表属于动态报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主要提供有关企业经营成果方面的信息。利润表正表的格式一般有两种:单步式利润表和多步式利润表。单步式利润表是将当期所有的收入列在一起,然后将所有的费用、支出等列在一起,两者相减得出当期净损益。多步式利润表是通过对当期的收入、费用、支出项目按性质加以归类,按利润形成的主要环节列示一些中间性利润指标,如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分步计算当期净损益。在我国,利润表一般采用多步式(二)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本月数”栏内各项数字,根据以下方法填列:
1“主营业务收入”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总额。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2“主营业务成本”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发生的实际成本。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成本”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3“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应负担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4“其他业务利润”项目,反映企业除主营业务以外取得的收入,减去所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及附加等支出后的净额。本项目应根据“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5“营业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在销售商品和商品流通企业在购入商品等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本项目应根据“营业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6“管理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管理费用。本项目应根据“管理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7“财务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本项目应根据“财务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8“投资收益”项目,反映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本项目应根据“投资收益”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投资损失,以“-”号填列。
9“补贴收入”项目,反映企业取得的各种补贴收入以及退回的增值税等。本项目应根据“补贴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0“营业外收入”项目和“营业外支出”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和支出。这两个项目应分别根据“营业外收入”科目和“营业外支出”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1“利润总额”项目,反映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如为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12“所得税”项目,反映企业按规定从本期损益中减去的所得税。本项目应根据“所得税”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3“净利润”项目,反映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如为净亏损,以“-”号填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