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夜大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I.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本科插班生考试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II.考试内容
本课程是计算机及管理信息系统等相关专业的必修课,它可以使学生能较系统地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体系结构、分层协议,网络互连,网络新技术基础知识。考生应按本大纲的要求了解并理解计算机网络的技术原理的各部分内容和设计方法,并有一定的通过上述知识的组网技术和网络程序设计能力。
本大纲适用于所有需要参加管理学科《计算机网络》考试的专升本考生。
网络概述
知识范围:
§1.1计算机网络发展
ARPANET广域网的发展过程;
ARPANET体系结构和协议标准的由来;
电信通信网如X.25公共数据网;
PC机系列的Novell Netware网及3+网;
为实现异种机互连而实现的TCP/IP网络协议;
以上述网络及协议为基础的Internet,应用种类及当前的规模。
§1.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就是互连起来的独立自主的计算机的集合。或者说:就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分散在各地的、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相互连接,按照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的集合。
计算机网络首先是一个集合;
计算机之间的互连指它们之间可以彼此交换信息;
其中互连的方式有两种:有形介质和无形介质;
彼此交换信息:具有物理上和逻辑上的双重性质
在网络结构的最低层,信息交换体现为无结构的比特流的传输;
在网络结构物理层以上,信息便有了一定的逻辑结构。
入网计算机的独立自主性
§1.3 计算机网络分类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标准是网络分布的距离;
为何分类标准是分布距离而不是具体的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分类:LAN、MAN、WAN和Internet;
每种网络的举例说明。
§1.4 LAN和WAN
LAN的物理组成;
WAN的物理组成;
各自的特点;
它们之间的区别:一组信息转发部件
IS(Intermediate System):中间系统;
PSN(Parket Switch Node):分组交换节点;
IMP(Interface Message Processor):接口报文处理机;
在TCP/IP中,转发部件也叫Router(路由器)。
§1.5 计算机通信
通信的本质;
机器二进制和人所能理解信息的转换;
bit和byte的含义;
通信信号:数字和模拟;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之间的转换;
Modem的原理;
通信交换技术: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电路交换的原理;
分组交换的原理。
§1.6网络拓扑
什么是网络拓扑;
三种常用的网络拓扑结构;
星形拓扑的特点及缺点;
环形拓扑的特点及缺点;
总线形拓扑的特点及缺点;
混合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的本质:信道的拓扑;
点到点信道的含义、特点、缺点;
广播型信道的含义、特点、缺点;
新型技术信道:多路复用。
§1.7 总线总裁
总线总裁的含义;
两个常用的方法;
冲突检测的原理;
IEEE的802.X局域网系列标准;
CSMA/CD技术;
CSMA/CD技术的核心原理;
由CSMA/CD原理而导出的三个CSMA/CD类型:1-坚持、非坚持、p-坚持;
令牌传送;
网络拓扑和网络冲突检测技术的关系。
§1.8计算机网络的一般连接
LAN的连接:
网卡
电缆:同轴和双绞线
BNC和RJ45
网络集线器;
网桥:讲解网桥的作用和种类、使用方法
WAN的连接:
网卡
电缆:同轴和双绞线
BNC和RJ45
网络集线器;
网关:讲解网关的作用和基本使用方法
2.要求:
在本章,考生应该掌握以下几个关键概念: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广域网和互连网之间的异同点;
计算机是如何进行通信的;
通信交换;
网络拓扑的概念;
几种网络拓扑;
总线总裁
一般情况下,网络管理员怎样连接网络。
第二章 网络体系结构
1.知识范围:
§2.1网络体系结构概念
网络分层初步概念;
网络体系结构的定义;
网络通信功能的层次构成以及各层的通信协议规范和相临层的接口协议规范的集合模型。
层次构成的含义;
各层的通信协议规范;
接口协议规范。
§2.2网络分层
ISO/OSI网络模型框架;
物理层;
完成数据通信的物理设备、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的参数。
数据链路层;
屏蔽物理层发生的错误。
网络层;
决定网络中数据到达的目的地址的路径。
传输层;
提供了网络进程之间的通信能力。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