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贵州省普惠金融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PAGE 78 -
-
- PAGE 77 -
2014 年第8 期
(总第501 期)
区 域 金 融 研 究
Journal of Regional Financial Research
NO.8,2014
General NO.501
对贵州省普惠金融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蒋子然
(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100081)
摘 要:贵州省是全国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扶贫开发任务最重、难度最大的省份之一。按照人均纯收入2300 元的扶贫标准,全省还有1149 万贫困人口,大力开展普惠金融工作对于贵州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对贵州省普惠金融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开展工作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普惠金融;扶贫;金融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77(2014)08-0076-04
联合国计划开发署与商务部、人民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哈尔滨银行、包商银行合作开展的“建设中国普惠金融体系”项目研究成果《小额信贷和农村金融》中,将普惠金融从三方面作如下定义:一是服务对象的特定性。普惠金融体系以价格相对合理的产品为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农户等低收入群体对象提供服务。二是服务的全面性。普惠制金融要为客户提供
长31.8%;林权抵押贷款余额为6.67 亿元,较上年增长17.2%。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为3689 亿元,较上年增长24.1%;小额担保贷款余额为64 亿元,较上年增长
39.9%。
贵州省以“三农”、小微企业、城市低收入人群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重点服务对象,进行普惠金融服务产品创新,取得明显成效。
存贷款、保险、汇款、养老金等全方位的服务。三是金
1“.
三农”领域。2013 年全省支农再贷款累计发
融机构的多样性、体系的多层次性和保持适度竞争。从该定义来看,普惠金融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包括金融机构、金融服务、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笔者对贵州省普惠金融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开展工作提供政策建议。
一、贵州省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及特征
(一)普惠金融组织体系逐步完善,普惠金融信贷支持力度不断加强,普惠金融服务产品创新取得明显成效
截至2013 年末,贵州省辖内有123 家涉农金融机
构,涉农贷款余额为 3828 亿元,较上年增长 23.3%。其中,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为664 亿元,较上年增
放额146 亿元,同比增长23.0%;再贴现累计额45.87
亿元,是上年的 2.9 倍。在全省符合条件的 13 个县
(市)探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
(以下简称“两权”)抵押贷款业务,有效激活了农村沉睡资本。据初步统计,截至2013 年末,试点地区“两
权”抵押贷款余额突破1 亿元。
2.小微企业。目前,全省金融机构均单独设立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专营机构,为小微企业开办“一站式”金融服务;并结合省内小微企业抵(质)押资源的特点,先后推出了仓单质押、基酒抵押、药品专利权质押、茶园经营权质押等新型抵押担保业务。
3.民生领域。2011 年,贵州省小额担保贷款业务
实现9 个市州全覆盖,全省88 个县(市、区)均建立了
专门从事该业务的小额担保贷款中心。截至2013 年
收稿日期:2014-06-24
作者简介:蒋子然,女,侗族,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区域金融研究》2014 年第 8 期
《区域金融研究》2014 年第 8 期
区域金融实务
末,全省就业小额担保贷款余额64.12 亿元,同比增长
39.9%。全年累计发放贷款55966 笔,累计带动约10
万人创业就业。截至2013 年末,全省城镇保障性安
居工程贷款余额达 136.9 亿元,较年初增加 64.4 亿
元。全年发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贷款92.1 亿
元,共计支持80 个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建设。
4.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013 年 11 月,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牵头建立“滇桂黔”三省17 家人民银行
分支机构参与的金融服务联动协调机制,通过搭建区域金融治理石漠化信息平台、先行先试开展金融治理石漠化试点等方式,强化石漠化地区“三农”金融支持。2013 年末,全省连片特困地区和国家级扶贫开
发重点县(共计71 个县)各项贷款新增827.5 亿元,同
比增长27.9%,高于全省各项贷款增速5.8 个百分点。
(二)支付体系逐步完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1.现代化支付系统已覆盖农村银行网点,打通了
农村资金汇划的快速渠道。目前,全省共有2471 个涉农银行机构网点接入了现代化支付系统,覆盖率达96.4%。其中,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和村镇银行均实现 了全覆盖;农村信用社共有2106 个网点,覆盖率达到了95.8%;银行卡清算网络已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