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国家宝藏》:让国宝活起来-2018年高考政治重大时政热点分析+Word版含解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背景材料】
《国家宝藏》是中央电视台在2017年第四季度重磅推出的一档大型文博探索节目。2017年12月3日晚19:30首播。央视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九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合作,立足于中华文化宝库资源,通过对一件件文物的梳理与总结,演绎文物背后的故事与历史。
这档节目聚焦国内27件顶级文物,邀请九大博物馆馆长坐镇点评,采用流量演员演绎情景短剧,讲述国宝的前世传奇今生故事,严肃的科普与轻松的娱乐巧妙结合,从而实现“让国宝活起来”的传播效果。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每一件文物,都是一个记载民族血脉的基因密码;每一座博物馆,都是一座守护中华文明的基因宝库。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文化的社会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通过举办此节目了人们对的中华文化的崇拜与自,
文化对人的影响
宝藏背后的历史故事以及所含的中华
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节目通过技术手段宝藏更加炫酷进行了展示,了生动的情境了生命,文物背后的真实故事及历史,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文化创新的途径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宝藏》文物了实践演绎,使得传播继承文化的得到了创新。文化的基本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独特的诗词承载和促进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通过中国诗词大会让大家重温经典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永恒魅力。
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主义文化
《国家宝藏》让这些文物死而复生动员现场的观众投票评选以来观众的喜爱节目,体现了该节目是、《与哲学》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反作用于物质。宝藏,激发人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了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利于文化强国的建设。
的基本特征
具有自觉选择性和创造性节目的选题和中华文化宝库资源,演绎文物背后的故事的用意,体现
联系的客观性。自在事物的联系和的联系都是客观的。《国家宝藏》想让这些文物死而复生,其方式一如前述,核心是在物与人之间建立关系,关系越强,文物越活。历史主体
群众是财富的创造者,是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文物的创造者是人民群众,群众继承和传播文化的主力军。1.中央电视台近年来推出的多个大型文化类电视节目,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国家宝藏》等,均得到了高收视率和良好的社会反响。中央电视台出品的文化类节目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出众的节目气质都是其他娱乐性真人秀节目所无法比拟的。这表明健康向上的文化总是会被人们主动接受传统文化有稳定性但具体内涵能因时而变
中华文化既保持了民族性又体现了时代性不同文化之间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A. B. C. D.
2.2017年12月3日19时30分《国家宝藏》在央视综艺频道CCTV-3)正式播出。《国家》的追求就是通过电视呈现的手段让“国宝”“文物”活起来,不仅展示一件件陈列品,而且能够让观众感受到文化的传承。能够感知文物背后的人文精神,与自己的血脉相连,从而树立起真正的民族文化自信。《国家宝藏》能够体现
一定的文化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传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科技是培育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
A. B. C. D.
3.《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行进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上,让文物“沃土”滋养心灵,让凝结在文物中的历史记忆和“文明光芒”照进现实,我们未来的道路必能越走越宽。这是基于
文物可以影响和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文物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文物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文物能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A. B. C. D.
4.2017年12月,《我在故宫修文物》播出后引起大家对文物的关注。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是因为,在我国
历史文物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基因,是中华文明的载体
历史文物是中华文化创新的源泉,是中华文明进步的动力
保护历史文物有利于更好地展示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
保护历史文物才能保障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独立发展
B. C. D. B. C. D. B. C. D..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留下了极其丰厚的文化遗产。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是国家的“金色名片”。为切实加强文物工作,2016年3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文物工作的主要目标为到2020年文物事业在传承文化中华优秀传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