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成长档案袋的设计与制作研究.doc

发布:2017-11-24约7.82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滨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申报·评审书 ? ? ? ? ? ? ? ? ? ? ? ? 课题名称: 成长档案袋的设计与制作研究 ? 所在单位: 滨城区滨北街道办事处北城幼儿园 ? 申报日期: 2009年9月10日 ? 滨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制 一、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1.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题提出的背景 新《纲要》提出:“以幼儿为本,让每个幼儿体验快乐,必须实现教育的个性化与个别化。”这就要求教师要对班中的每一个孩子的性格特征、认知能力、兴趣爱好都做到心中有数,就必须要对每一个孩子的情绪情感、行为表现、语言表征等进行分析和评价,这并非易事,更不是带几个游戏、组织几个教学活动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观察与分析过程,“幼儿成长档案”给教师提供了一个认识幼儿、研究幼儿、修正自我、改进自我的空间,是帮助教师了解每个幼儿的有效载体与途径。在教育中收集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行为表现记录和积累各种作品,成为评价者开展评价的重要依据。由于每个幼儿所拥有的原始资料的项目不同,因此评价者所采用的评价方法及评价的内容也是多元的。以往在幼儿园里我们通过测试来对幼儿进行评价,更多的是关注儿童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是终结性评价。新《纲要》的颁布让我们开始关注过程性评价,通过制作“幼儿成长档案袋”对幼儿作品与资料进行收集。一方面,它可反映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它更是教师和家长了解幼儿的窗口,教师可以通过作品和资料来解读和分析孩子的学习特点和个性特点,从而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因此我们确立《幼儿成长档案袋的设计与制作研究》这一课题,试图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来建立具有幼儿园特点的过程性评价体系,从而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健康成长。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建立“幼儿成长档案”的目的,在于记载幼儿的成长过程,并可将它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它是家长、教师了解和掌握幼儿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是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发展、认识幼儿教育、建立家园共育的有效活动。教育活动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教育实践、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怎样整理来自各种渠道的信息、怎样读懂孩子的语言、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教师也在不断地反思和再实践,所以建立幼儿成长档案的过程,也促进了教师不断地自我成长。 2.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在教育改革和《新纲要》思想的推动下,国内外幼儿园开始认识到幼儿个案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因此,纷纷建立了各种幼儿个案资料手册,如“宝宝在长大”、“成长的足迹”、“幼儿发展手册”等等,内容都以观察记录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为主。但几乎都存在着以下问题,未能很好的体现“成长档案”的真正价值。 1、记录内容随意性大,缺乏针对性与系统性。常常看见教师们记录的很辛苦,却看不到记录的前后内容之间的联系,更无法了解教师记录的目的。 2、记录方式以回忆为主,缺乏真实性与客观性。我们通常看到记录内容文笔优美,注入了教师很大的心血,可正是由于教师在事后回忆的过程中加入了过多的主观判断与修饰,造成了记录内容的不客观,影响了真实性与可研究性。 3、记录形式单一,缺乏综合性与使用性。在大多数的记录册中,基本都是教师的文字或是表格记录为主,内容单一、不全面。 4、记录量过大,缺乏可操作性与可推广性。教师为了讲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往往长篇大论,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 (2)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预计有哪些突破 我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已经试行幼儿发展手册,内容是以观察记录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为主,主要是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在此基础上我园想创建科学、全面、便于操作的特色“幼儿成长档案”,以合理的设计和制作该档案为主线实施个别化教育,使该档案不仅成为幼儿的成长历程记录手册,也成为家长与教师沟通的桥梁,更成为教师有针对性的开展引导活动与进行反思的客观依据。该研究促使“幼儿成长档案”更好的服务与个别化教育、个性化教育。 ? 3.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幼儿成长记录档案的建立在对发现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挖掘每个孩子的潜能,使教育评价科学化、正确化,达到家园共识,促进家园合作等方面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幼儿成长记录档案成为了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和素材之一,丰富了幼儿园的课程资源。幼儿成长档案的创建、制作和使用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 2、幼儿成长记录档案成为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发展、认识幼儿教育、建立经常性家园联系的有效活动。在幼儿成长档案中的材料连续不断的制作、添加的过程中,不但促进了教师与幼儿的交往,也促进了教师与家长的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