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器官-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体器官---肾脏 概述 解剖结构 生理功能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症状体征 一、肾脏的解剖结构 肾脏位置 肾脏结构 肾脏位置 肾脏为腹膜后位器官 位于脊柱两侧,血供丰富 大小∶100mm ×50mm×40mm 平均重量约134~148g 右肾较左肾略低 女性略小于男性 一、肾脏的结构 1.表面——三层膜 纤维膜(内) 脂肪囊(中) 作用∶固定和保护肾脏 肾筋膜(外) 2.肾门——肾脏内侧中部凹陷处 有肾盂、血管、神经和淋巴管从这里出入肾脏 3冠状面——纵行纵切成前后两半——两层 皮质(外层)—肾小球和肾小管 髓质(内层)—由十余个肾锥体组成 右肾冠状切面(后面观) 一、肾脏的结构 肾单位 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是肾尿液形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分为∶ 浅表肾单位∶肾小体于皮质浅部,较小,肾小管短,在生成尿液中发挥主要作用。 髓旁肾单位∶肾小体于皮质深部,较大,肾小管长,在浓缩尿液中发挥主要作用。 人每侧肾脏约有100万—300万个肾单位 集合管不包括在肾单位内。 肾单位结构图 肾小体模式图 二、肾脏生理功能 ㈠、生成尿液 水、代谢产物、废物 肾小球滤过 ㈡、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调节细胞外液量 肾小管重吸收、排泌 调节细胞外液渗透浓度 调节电解质酸碱平衡 ㈢、内分泌功能 分泌激素∶肾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前列腺素族 促红细胞生成素 降解部分内分泌激素 ㈠生成尿液,清除体内废物 1.肾小球滤过作用∶形成原尿(120ml/min) 2.肾小管选择性重吸收∶水、糖、电解质 3.肾小管分泌和排泄功能∶氢离子等 4.排除体内废物∶肌酐、尿素氮、肌酸等主要的含氮代谢产物,尿素则有部分被重吸收。在人体代谢中还可产生一些有机离子,主要从肾小管分泌后,从肾脏排出。 ㈡调节水、电解质平衡 1.Na+、cl-、水的重吸收∶肾小管 2.钙离子、磷的重吸收∶肾小管 3.钾离子的重吸收∶近曲小管(原尿中的钾几乎全部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 4.钾离子的排泌∶近曲小管 ㈢调节酸碱平衡 1.HCO3-的主动重吸收:近曲小管 2.H+的排泌∶近曲小管、髓袢 3.铵离子的排泌∶髓袢 ㈣内分泌功能 1.内分泌 ⑴ 1,25-二羟维生素D3(活性VitD3) 主要生理功能∶①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②促进骨中钙、磷吸收及骨盐沉积。 ⑵促红细胞生成素 90%来自肾脏,皮质和髓质均可分泌。约10%在肝、脾等产生。主要是促进骨髓造血。 三.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1.尿液检查 ⑴一般形状检查∶ ①颜色、透明度; ②比重与渗透压∶比重正常1.015∽1.025,≥1.020时表明肾浓缩能力正常; ③ph值∶正常5.0∽6.5(波动于4.5∽8.0)。 2.肾功能检查 ⑴肾小球滤过功能 ⑵肾小管功能测定∶近端和远端小管测定。 检查近端肾小管功能常用尿β2微球蛋白测定。 检查远端肾小管功能采用尿浓缩稀释试验和尿渗透压测定。 ⑶免疫学检查血清补体成分测定、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测定。 ⑷肾活组织检查 ⑸影像学检查∶平片、造影(静脉肾盂、逆行肾盂、肾动静脉)等。 肾小球功能检查 一、基本概念 1、肾小球滤过率 ⑴概念∶指在单位时间内(min)经过肾小球滤出的血浆液体量; ⑵作用∶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客观指标; ⑶正常值∶120~160ml/min 肾小球功能检查 2、肾清除率 ⑴概念∶指双肾于单位时间(min)内,能将若干毫升血浆中所含的某物质全部加以清除。 ⑵作用∶利用清除率可分别测定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肾小管对各种物质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 四.症状体征 1.肾源性水肿∶肾炎性水肿和肾病性水肿 ⑴肾炎性水肿∶ 主要系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相对正常造成“球-管失衡”和肾小球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下降,导致水钠潴留而产生水肿。同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可进一步加重水肿。 特点从颜面部开始,指压凹陷不明显; ⑵肾病性水肿∶ 主要系长期大量蛋白尿造成血浆蛋白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液体从血管内进入组织间隙,产生水肿。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