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压力容器基础知识.docx

发布:2024-06-20约1.56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 压力容器平稳操作是指:按工艺和操作规程缓慢加载和卸载,保证运行期间载荷的相对稳定,内部有化学反应的压力容器,不宜过快加载,压力和温度的突然升高会危及容器安全。高温容器是指工作温度在零度以下的容器,应缓慢的加热和冷却,以控制壳体的温度梯度在允许范围内防止出现过大的温度应力。操作压力频繁地大幅度波动,易促使容器的疲劳破坏。

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内外部检验是指:在用压力容器停机时的检验。内外部检验应由检验单位有资格的检验员进行。其检验周期分为:(1)安全状况等级为1、2级的,每6年至少一次;(2)安全状况等级为3级的,每3年至少一次。

三、耐压试验是指:压力容器停机检验时,所进行的超过最高工作压力的液压试验或气压试验。对固定压力容器,每两次内外部检验期间内,至少进行一次耐压试验,对移动式压力容器,每6年至少进行一次耐压试验。

四、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和改造等七个环节的每一项作业是否安全,都将直接影响到整个企业安全管理的好坏。

五、压力容器的形状有球形、圆筒形、锥形和组合形等。常用的有球形和圆筒形。六、压力容器的组成部分有壳体、连接件、密封元件、支座和接管组成。

七、压力容器按生产工艺过程和作用原理分为反应容器、换热容器、分离容器和储存容器。

八、压力容器操作人员至少应具备以下安全知识和技能:①了解所操作的容器最高许用压力和许用极限温度,避免超压超温事故,对生产流程中的介质物理和化学性质有所了解;②掌握容器的正常操作方法,包括容器的开、停操作程序和安全注意事项;③掌握检查和判断容器安全附件、紧固件、阀门等的完好性技术。

九、压力容器发生以下异常现象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运行:①压力容器工作压力,介质温度或壁温超过许用值,采取措施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②压力容器的主要受压元件发生裂缝,鼔包、变形、泄漏等危及安全的缺陷;③安全附件失效;④接管、紧固件损坏,难以保证安全运行;⑤发生火灾直接威胁到压力容器安全运行;⑥过量充装;⑦压力容器液位失去控制,采取措施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⑧压力容器与管道发生严重振动,危及安全运行。

十、压力容器在运行中本体要检查以下内容:

⑴压力容器的铭牌、漆色、标志及喷涂的使用证号码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⑵压力容器的本体、接口部位、焊接接头等是否有裂纹、过热、变形、泄漏、损伤等;

⑶外表面有无腐蚀,有无异常结霜。结露等;

⑷保温层有无破损、脱落、潮湿、跑冷;

⑸检漏孔、信号孔有无漏液、漏气,检漏孔是否畅通;

⑹压力容器与相邻管道或者构件有无异常振动、响声或者相互摩擦;

⑺支承或者支座有无损坏,基础有无下沉、倾斜、开裂,紧固螺栓是否齐全、完好;

⑻排放(疏水、排污)装置是否完好;

十一、压力容器超压的主要原因有:(1)操作失误或零部件损坏引起超压;(2)满液后的容器因液体受热膨胀而超压;(3)容器内因燃烧爆炸产生高温高压气体而超压;(4)容器内因化学反应失控造成超压;(5)液化气体受热膨胀使其饱和蒸汽压升高造成超压。十二、对于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安全要求如下:

1、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规程;

2、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必须是受过培训,经过考核并取得操作资格证书的人员,必须了解压力容器基本结构和主要技术参数,熟悉操作工艺条件;

3、应做到平稳操作,缓慢加压和卸压,缓慢地升温和降温,运行期间,保持压力和温度

的相对稳定;

4、严禁超温、超压运行;

5、做好班前、班中和班后的检查工作,及时发现设备的不正常状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6、认真填写操作记录;

7、掌握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发生故障,严重威胁安全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停止容器运行,并报告有关部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