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传销犯罪刑事处罚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4-05-11约小于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传销犯罪刑事处罚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传销犯罪是一种以欺诈手段诱骗他人投资,通过发展下线组织,非法牟取高额利润并迅速扩张的经济犯罪活动。传销犯罪已成为当前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中国的法律体系对传销犯罪缺乏明确的处罚标准,加上缺乏足够的取证手段助力打击传销犯罪,传销犯罪的活动仍然在不断蔓延,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因此,本文拟对传销犯罪刑事处罚进行研究,为完善我国的传销犯罪打击机制提供参考。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传销犯罪的刑事处罚进行研究,探讨和分析传销犯罪的危害以及其犯罪模式、特点和规模等,从而为完善我国的传销犯罪打击机制提供参考。具体目的和意义如下:

1.对传销犯罪的危害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和评估,有助于人们认识到该犯罪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2.通过探讨传销犯罪的犯罪模式、特点和规模等,有助于对传销犯罪进行更加准确的界定和认识,以利于对该类犯罪的打击和惩治。

3.通过对传销犯罪刑事处罚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传销犯罪打击机制,增强国家对传销犯罪的打击力度,并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

三、研究方法和内容

1.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调研法等研究方法,利用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运用定量、定性的分析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调研等方式,对传销犯罪刑事处罚进行研究。

2.研究内容

(1)传销犯罪的概念和形式。

(2)传销犯罪的危害及其犯罪模式、特点和规模。

(3)传销犯罪的立法和司法实践。

(4)传销犯罪刑事处罚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

四、预期成果和研究时间安排

1.预期成果

(1)对传销犯罪的危害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和分析。

(2)探讨传销犯罪的犯罪模式、特点和规模。

(3)分析传销犯罪刑事处罚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

2.研究时间安排

(1)文献资料查阅和分析:1个月。

(2)实地调研:2个月。

(3)数据整理和分析:2个月。

(4)论文撰写和修改:3个月。

五、拟调查的对象

1.受害者:调查其被传销犯罪的过程和受到的危害情况,以及处理投诉和维权的情况等。

2.行政执法机关:调查其关于传销犯罪的打击和取证工作情况,以及案件办理的效力等情况。

3.司法机关:调查其对传销犯罪的审判工作情况,以及对传销犯罪的犯罪模式、特点和规模等的了解程度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