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遗产”作业.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世界遗产”景观赏析》课程
平时作业
第一章 “世界遗产”基本知识
一、填空题
1、《世界遗产公约》诞生和世界遗产组织成立源于保护埃及人类文化遗址的一次国际救援行动——“ 阿布辛贝勒 运动”。
2、1972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第17次全体会议,76个与会国正式通过《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简称《世界遗产公约》。迄今加入《世界遗产公约》的缔约国已达到 180 个,是全球影响极其深远的国际公约之一。
4、2003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正式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截止2010年11月全球各国(地)被确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有 项。
5、“世界遗产”管理中心评审组由两个专业组织构成:一是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 (ICOMOS);二是 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 (IUCN)。
6、 1978 年“世界遗产中心”第一次公布《濒危世界遗产名录》。截止2011年6月列入该名录的各国濒危遗产地有35处。
7、“文化遗产”入选标准有 6 条;“自然遗产”入选标准有 4 条;“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入选标准有 4 条。
8、截止2011年6月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全球各国(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物质性遗产项目总数有 936 个,分布在全球约153个国家。其中“文化遗产”景观有 725 处(含“文化景观”);“自然遗产”景观有 183 处;“文化自然双遗产”景观有 28 处。
二、名词解释
1、“世界遗产”: 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具有最普遍意义和突出价值的物质或非物质的文化自然遗存。
2、“文化遗产”: 指具有科学、历史学、美学、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地带。它的主要存在形式为文物、建筑群和各类遗址。
3、“自然遗产”: 指大自然中具有突出价值的地质学生物学形态、濒危动植物物种栖息地及具有科学、美学和保护价值的地区。它的主要存在形式为地质生物结构群自然面貌、濒危动植物物种生态区和罕见绝妙自然美地带。
4、“文化自然双遗产”: 专指独特地融合文化与自然因素,并完美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综合性物质遗存。
5、“非物质文化遗产”: 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世界遗产”景观概况
一、填空题
1、 1985 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遗产公约》,成为该组织第89个成员国。
1987年中国申报第一批“世界遗产”项目,并全部获得成功,共有 6 项。
2、截止2011年6月中国拥有文化遗产 26 处;文化景观遗产 3 处;自然遗产 8 处;文化自然双遗产 4 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34 项(含急保名录项目),是全球拥有5种世界遗产景观类别最多国家之一。
3、中国以总数 41 处世界遗产,名列全球第3名,雄居亚洲第一。
4、中国“世界遗产”景观品质优异,“达标”项数多,其中最突出的双重遗产代表是 泰山 ;文化遗产代表是 莫高窟 ;自然遗产代表是三江并流、南方喀斯特地貌、三清山。
二、选择题
1、连线遗产地与景观类别
庐山 非物质文化遗产
泰山 自然遗产
丽江古城 文化景观遗产
三江并流 双重遗产
“木卡姆”艺术 文化遗产
2、连线遗产地与景观类型
孔庙孔府孔林 古典园林
大足石刻 古代城池
三江并流 祭祀坛庙
承德避暑山庄 宗教建筑
高句丽王城王陵 独特地貌
三、简答题
试述中国“世界遗产”景观特色和具体景观类型。
特色: (一)景观类别齐全:全世界惟一拥有5种类别遗产之国;
(二)文化特色浓郁:81%(30/37个)遗产项目有“文化”因素;
(三)自然遗存独特:拥有“自然遗产”所有类型,自然因素“价值突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