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烟囱”技术在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治疗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4-05-08约小于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烟囱”技术在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治疗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

背景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心血管疾病,早期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病死率。目前,内科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内科治疗和手术治疗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患者的需求,而内腔支架(stent)植入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然而,内腔支架植入技术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漏斗征”(funnelsign)和“垂直主干支线”(verticalmainbranchsign)等问题,导致治疗效果不如预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技术——“烟囱”技术。

“烟囱”技术简介

“烟囱”技术是一种通过在主动脉或主动脉分支处开口,将内腔支架植入动脉壁内的一种技术。其操作过程类似于在建筑物屋顶做通风管道时的“烟囱”开口方式,因此得名。“烟囱”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首先,可以缓解内腔支架固定不牢的问题;其次,可以避免支架“漏斗征”和“垂直主干支线”等问题的发生;最后,可以使内腔支架与人工血管之间形成合适的夹角,以达到更好的血液流动效果。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烟囱”技术在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将采用“烟囱”技术进行内腔支架植入,对照组将采用传统内腔支架植入技术。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内腔支架位置、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等。

研究结果

本研究结果表明,“烟囱”技术在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治疗中具有以下优点:手术成功率高(观察组96.7%,对照组93.3%),手术时长短(观察组平均52.4min,对照组平均63.5min),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观察组6.7%,对照组13.3%),内腔支架位置更加牢固、夹角更为适合、血流动力学改善更为明显。

结论

“烟囱”技术是一种可行的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手术成功率、较短的手术时长、较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良好的内腔支架固定效果和血流动力学改善效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