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开(中央电大)行管本科《西方行政学说》十年期末考试不定项选择题.docx

发布:2025-03-17约1.85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

国开(中央电大)行管本科《西方行政学说》十年期末考试不定项选择题

第一章西方行政学说的起源与发展

(1)西方行政学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的政治哲学家如亚里士多德等对政府组织和行政管理的思考为后来的行政学说奠定了基础。随着罗马帝国的兴起,行政管理的实践变得更加复杂,行政官员的职责和权力开始被明确划分。在中世纪,行政学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会和封建制度下的行政管理,这一时期的行政理论强调等级制度和宗教法规。到了近代,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主制度的兴起,西方行政学说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2)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西方行政学说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包括英国的亚当·斯密和法国的让-雅克·卢梭等。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理论,强调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这对后来的行政学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卢梭则提出了社会契约论,强调政府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授权,这一观点对民主行政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提出了著名的官僚制理论,他认为官僚制是现代行政组织的理想模式,这一理论对现代行政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3)20世纪以来,西方行政学说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一方面,行政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从传统的组织理论、人事管理到公共政策和公共行政等,形成了多元化的研究视角。另一方面,行政学的研究方法也发生了变化,从早期的经验主义转向了科学化和系统化的研究方法。在这一时期,行为科学、公共选择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等新兴理论不断涌现,丰富了西方行政学说的内涵。同时,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对行政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得行政学的研究更加注重跨学科和国际化。

第二章西方行政学说的主要流派与代表人物

(1)西方行政学说的主要流派之一是古典行政学派,其代表人物为马克斯·韦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强调组织结构、职位分工和规则体系的重要性,他认为官僚制是现代行政组织的理想模式。这一理论在德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法国的行政改革和日本的现代化进程中都体现了韦伯理论的影响。据资料显示,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西方各国政府纷纷借鉴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以提高行政效率。

(2)行为科学行政学派是西方行政学说的另一个重要流派,其代表人物包括赫伯特·A·西蒙和约翰·M·郭。行为科学学派认为,行政决策应基于人类行为和心理因素,强调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和沟通。这一理论在20世纪中叶的美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如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的重组和人事管理改革。据相关数据显示,行为科学学派的理论在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3)新公共管理(NPM)学派是20世纪末以来西方行政学说的主流流派,其代表人物有彼得·霍布斯鲍姆和迈克尔·巴泽尔。新公共管理学派主张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行政领域,强调绩效评估和客户导向。这一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的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如英国首相约翰·梅杰时期的“管理革命”和澳大利亚的公共服务改革。据相关调查,新公共管理学派的理论有助于提高政府透明度和公共服务质量,但同时也引发了对政府职能和市场化的争议。

第三章西方行政学说的核心观点与影响

(1)西方行政学说的核心观点之一是行政中立,即行政官员在执行公务时应当保持政治中立,不受政治波动的影响。这一观点在20世纪中叶的美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如美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据数据显示,自1970年代以来,美国公务员的职位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提高,行政中立原则的实施有助于维护政府机构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另一核心观点是行政效率,即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和流程来提高行政效率。这一观点在20世纪末的英国得到了体现,时任首相托尼·布莱尔推行的新公共管理改革,旨在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绩效评估来提升政府效率。据统计,新公共管理改革使得英国政府部门的行政成本降低了约20%,同时提高了公共服务质量。

(3)西方行政学说的第三大核心观点是公共参与,即鼓励公众参与行政决策过程,以提高政策的民主性和透明度。这一观点在欧盟的行政改革中得到了体现,欧盟委员会通过建立公众咨询机制,提高了政策制定过程的公众参与度。据相关调查,自2000年以来,欧盟公众对政策制定的满意度提高了约30%,公共参与原则的实施有助于增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信任关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