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园林工程技术标准和要求.pdf

发布:2024-12-19约7.04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园林工程技术标准和要求

一、苗木技术要求

(一)种植栽植要点

1、树丛栽植

风景树丛一般是用几株或十几株乔灌木配植在一起。选择构成树丛的材料时,要

注意选树形有对比的树木。一般来说,树丛中央要栽最高的和直立的树木,树丛外沿

可配较矮的和伞形、球形的植株。树丛中个别树木采取倾斜姿势栽种时,一定要向树

丛外倾斜(角度不大于15°),不得反向树丛中央斜去。树丛内最高最大的主树,不

可斜栽。

树丛内植株间的株距不应一致,要有近有远,有散有聚。栽得最密时,可以土球

挨土球,不留间距。

2、风景林栽植

风景林一般用树形高大雄伟或比较独特的树种群植而成。风景林栽植施工中主要

应注意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林地整理:在绿化施工开始的时候,首先要清理林地,地上地下的废弃物、

杂物、障碍物等都要清除出去,将杂草翻到地下,把地下害虫的虫卵、幼虫和病菌翻

上地面,经过高温和日照将其杀死。减少病虫对林木危害,提高林地树木的成活率。

土质瘠瘦密实的,要结合翻耕松土,在土壤中掺合有机肥料。

(2)林缘放线:林地准备好后,应根据设计图纸将风景林的边缘范围线测设到

林地地面上。放线方法可采用坐标方格网法。林地范围以内树木种植点分规则式和自

然式两种方式,规则式种植点可以按设计株行距以直线定点,苗木规格要求统一。自

然式种植点的确定则允许现场施工时按树丛栽植法灵活定点,苗木规格可按苗木表中

的上下限值范围采购,苗木宜大中小搭配,构成风景林的层次感。

(3)林木配植:风景林内树木除以规则式种植的方式外,自然式种植不宜栽成

直线形式;将林缘线栽成自然曲折的形状。树木在林内以2-7m的株行距范围内有疏

有密地栽种成林;风景林内还可以留几块小的空地不栽树木,铺上草皮或地被植物,

作为林中空地通风透光;林下还可以选用耐荫的灌木或草本植物覆盖地面,增加林内

景观内容。

3、遮荫树栽植

种植点与道牙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0m。栽植遮荫树时要注意解决好与地上地

下管线的冲突,保证树木与各种管线之间有足够的安全距离。道路绿化种植选苗时,

应力求做到苗木规格统一、分枝点高度统一。行车道苗木枝下高不小于2.5m。栽植

要求树干挺直整齐,种植后应用护树架支护,以防树木倾斜及倒下。护树架支撑高度

略低于苗木枝下高。行道树种植要求如下:

配置要求:相邻两株植物之间的间距及每株植物与道路之间的间距都应相等。

种植要求:依配置要求种植,若遇到下水管道等阻碍物时,适当调整间距;且苗

木的分枝点高度必须一致(误差在20CM以内),自然高度应基本一致,出现不一致时,

应将较高苗木种植在树列中间位置,使林冠线呈平滑的拱形,杜绝形成凹形。

4、水生植物栽植

应根据水生植物习性进行栽植,不同的水位深度选择不同的植物类型及植物品种

栽种。水生植物的种植土采用原水体的淤泥较为理想,若获取困难,采用粘性重的种

植土,回填后要给予一定时间的沉降、硬化,再种植水生植物。

5、草坪栽植

(1)场地准备土层厚度:草坪植物的根系80%分布在40CM以上的土层中,而

且50%以上是在地表以下20CM的范围内。为了使草坪保持优良的质量,减少管理费

用,应尽可能使土层厚度达到40CM左右,最好不小于30CM.土地的平整与耕翻:首

先清除杂草与杂物,便于土地平整与耕翻,更主要是消灭多年生杂草。然后初步平整

场地,施基肥及翻耕。局部土质欠佳或杂土过多的地方应换土。最后进行再平整。为

确保新铺草坪的平整,在换土或耕翻后应灌一次透水或滚压2遍,使坚实不均的地方

能显出高低,以利最后平整时加以调整土地。压实平整后,相临硬质地面交接处的种

植土应低于硬质地面5CM.地形过于平坦的草坪或地下水位过高的草坪。运动场的草

坪均应设置暗管或明沟排水。

(2)排水及灌溉系统:在场地最后平整前,应将喷灌管网埋设完毕。理想的缓

坡草坪应中部稍高,逐渐向四周或边缘倾斜,草坪排水坡度为3%较适宜,最小不低

于1%,最大坡度不超过45度。地形过于平坦的草坪或地下水位过高的草坪、运动场

的草坪均应设置暗管或明沟排水。

二、苗木的种植土、土球、树穴的要求说明

(一)种植土成分:

1、用于栽植植物所用种植土成分应具有以下特征:

(1)表层土进行土壤改良,每平方米5KG有机肥料,10KG草碳土,80KG山坡砂,

掺拌深50CM。

(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