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机铸钢件质量检验规范.doc

发布:2019-10-13约1.63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机铸钢件的质量规范,适用于电机铸钢件(前、后端盖)质量检验作业。 2:引用标准: 类别 检验项目 常用标准 外观质量 铸件尺寸 GB/T6414-1999 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 铸件表面粗糙度 GB/T15056-1994 铸造表面粗糙度评定方法 GB6060.1-1997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铸造 铸件重量 GB11351-1989 铸件重量公差 内在质量 力学性能 GB231-1984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230-1991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化学成分 GB223.1~77,81~94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综合质量 铸钢件 GB/T11352-1989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 3:检验办法 3.1:电机铸件质量的检验及质量评定应在其化学成份、机械性能、硬度指标、重量复验(重量变化范围在0~2%)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下进行。厂商每批次均应附材质证明书,其中含有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等。 3.2:检验频次 3.2.1:铸件供应商送货到公司后,由检验员按公司规定的抽样检验方案进行检验。 4:质量分等 4.1:电机铸钢机加工件分一等品、合格品、回用品(允收件)、废品四类。 4.2:铸件无较大缺陷,各部位尺寸符合自由公差,无影响性能的缺陷,在此基本条件下,进行检验,其等级评定在铸件加工完毕时确定。 4.3:质量部根据公司质量状况确定适用等级。 5:检验项目及分类要求: 5.1:一等品 5.1.1:铸件无裂纹; 5.1.2:(毛坯)非加工表面粗糙度优于Ra25;(机加工后)加工面按图面粗糙度; 5.1.3:无错箱; 5.1.4:表面无结疤或结疤修平; 5.1.5:配合面无粘砂; 5.1.6:配合面无孔洞,非配合面和非加工面无大径2mm以上的孔洞,且大径2mm以下的孔洞不连成片。 5.1.7:无缺肉现象; 5.1.8:偏芯; 5.1.9 5.2:合格品 5.2.1:铸件无裂纹 5.2.2: 5.2.3:结疤: 允许5mm×5mm×1mm(深度)的一处,但结疤必须修平 5.2.4:表面有少量粘砂,不影响外观; 5.2.5:孔洞: 配合面无孔洞,非配合面及非加工面,允许大径小于3mm、深为壁厚1/3的孔洞少于3个;大径在2mm以下、深度小于壁厚1/3的孔洞的孔洞数量不计,但不允许连成片; 5.2.6:铸件外形符合图纸要求。 5.3:回用品(允收件) 5.3.1:铸件配合面无裂纹,后端盖窗口靠近安装刹车端铸造圆角处轴向裂纹小于10mm,机加工后铸件裂纹小于5mm,裂纹不处理;裂纹在5~10mm之间,以钻孔阻止; 5.3.2:非加工表面粗糙度未达到Ra25,但必须处理; 5.3.3:结疤数量超过合格品要求,但不允许超过3处且 5.3.4 5.3.5:机加工后铸件缩孔孔洞超过合格品的要求,后端盖吊耳中缩孔大径不大于5mm,深度小于3mm,单耳孔内只允许有一个缩孔,且缩孔总量少于4个 ,所有缩孔必须 5.3.6:非配合面允许有3个以下面积小于1cm2,深度小于1mm 5.3.7 5.4、废品 5.4.1:铸件缺陷超过回用品的要求。 6:等级判定原则 检查时,发现某一项达不到该等级品时,均不能判为该等级,只有所有项目均符合该等级时,才能判为该等级。凡有影响使用性能的铸造缺陷或严重影响外观的缺陷均应判为废品。 7:检验方法: 7.1:表面粗糙度用粗糙度比较样块对比,其样块按GB6060.1—85粗糙度比较样块铸造表面,第三款制作; 7.2:尺寸、表面缺陷、加工面缺陷,如:孔洞、结疤、缺肉等用游标卡尺、钢尺、卷尺、深度尺(0.02 mm)沿最大点测量。 注:所有没有标明为“机加工后“字样的均为铸件毛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