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五十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题(解析版) .pdf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月考2(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F19Fe56Csl33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
项。
1.最近,我国研究人员成功制备出高强度、高导电性、高耐热的铝一错一锭(Al-Zr-Sc)合金材料,
为提升我国绿色铝产业深加工能力提供了支撑。下列法不正确的是
A.A1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基态“Sc的简化电子排布式是[Ar]3d24s1
C.Al-Zr-Sc合金具有高强度与合金的结构相关
D.Al-Zr-Sc合金的导电性与自由电子的运动相关
【答案】B
【解析】
【详解】A.A1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正确;
B.Sc为21号元素,基态2iSc的简化电子排布式是[Ar]3d14s2,B错误;
C.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Al-Zr-Sc合金具有高强度与合金的结构相关,C正确;
D.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Al—Zr—Sc合金的导电性与自由电子的运动相关,D正确;
故选B。
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
A,甲醇的空间填充模型:B-Cu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c.sp3杂化轨道示意图:刁云D.过氧化氢的电子式:H+[:O:O:]2h+
【答案】B
【解析】
【详解】A.Xq此为球棍模型,故A错误;
^29^2817,故B正确;
B.Cu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C.Sp3杂化轨道示意图:,此为Sp2杂化轨道示意图,故C错误;
D.过氧化氢的电子式:H:0:O:H,故D错误;
故选B。
3.下列物质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方若的是
A.浓硝酸久置后,显黄色
B.将S2通入酸性高镒酸钾溶液中,溶液紫红色褪去
C.新制的白色氢氧化亚铁放置在空气中,最终变为红褐色
D.向黄色的铭酸钾(K2O4)溶液中加入硫酸,溶液变为橙红色(CnO;)
【答案】D
【解析】
【详解】A.久置的浓硝酸显黄色,原因是硝酸发生分解生成了N2和02,N、0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S2具有还原性,酸性高镒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溶液紫红色褪去,故B
不符合题意;
C.新制的白色氢氧化亚铁放置在空气中,最终变为红褐色,Fe(H)2被空气中的02氧化为Fe(H)2,与氧
化还原反应有关,故C不符合题意;
D.向黄色的铭酸钾(K2CrO4)溶液中加入硫酸,溶液变为橙红色(2。;一),Cr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该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下列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molH2O的体积为22.4L
B.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N?和CO所含分子数相同
C.pH=l的盐酸中,c(H*)为ImoLLT
D.丁烷所含碳原子数是相同质量乙烷的2倍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标况下,水不是气态,无法使用22.4L/mol计算气体体积,故A错误;
B.同温同压下,N?和CO的体积相等,分子数相等,故B正确;
C.pH=l的盐酸中,c(H+)为O.lmoLL—i,故C错误;
mg/mg_
D.设质量为mg,丁烷所含碳原子物质的量为—-^-x4,乙烷所含碳原子物质的量为“广2,
58g/mol3g/mol
丁烷所含碳原子数不是相同质量乙烷的2倍,故D错误;
故选B。
5.下列各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原因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A.Na+Al3+HCO;、CFB.h+Fe2+SO:、CIO-
C.k+、H+NO;、CH3COO-D.Ba2+Ca2+OHSO|-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