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内脏学、消化系统.ppt

发布:2016-12-14约3.4千字共5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内 脏 学 【目的和要求】 1.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 2.掌握牙的形态结构,舌的粘膜特征,颏舌肌的 作用,唾液腺的位置和开口。 3.掌握咽的位置、分部;食管的分部及狭窄部位。 4.掌握胃的形态、分部及位置。 5.掌握大肠、小肠的分部、各部的位置及结构。 6.掌握肝的形态、位置、肝外胆道的组成。 7.掌握胰的位置、形态和分部。 一、内脏器官的结构 1. 中空性器官 2. 实质性器官 二.胸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一)胸部标志线 (二)腹部分区 消 化 系 统 一、消化管 (一)口腔 1.腭palate 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腭舌弓与舌根共同围成咽峡,是口腔与咽腔的分界。 2.牙teeth (1)牙的数目、名称 2.牙 (2)牙的形态和构造 3.舌tongue (1)形态 分舌尖、舌体、舌根 (2)舌粘膜 舌根部有舌扁桃体。 (3)舌肌 舌内肌 舌外肌 4.口腔腺 (1)腮腺 parotid gland (2)下颌下腺 (3)舌下腺 第二节 咽pharynx 成人咽全长约12~14cm,借软腭和会厌分为鼻厌、口厌和喉厌。 1.鼻咽nasopharynx 经鼻后孔通鼻腔,经咽鼓管咽口通鼓室。侧壁有咽鼓管圆枕,其与后壁之间为咽隐窝。 二、口咽oropharynx 腭舌弓与腭咽弓之间为扁桃体窝,内有腭扁桃体。经咽峡与口腔相通。 三、喉咽larygopharynx 第三节 食管esophagus 一、形态和位置 2.食管的狭窄 第1个狭窄:食管与咽相续处,距中切牙15cm; 第四节 胃stomach 一、胃的形态和分部 二、胃的位置 第五节 小肠small intestine 全长约5-7米,可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是进行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一、十二指肠 上部:十二指肠球 降部:十二指肠大乳头 十二指肠 水平部 升部:十二指肠悬韧带 (Treitz韧带) 二、空肠和回肠 (jejunum-ilium) 空肠 全长5-7米,由小肠系膜悬挂至腹后壁。 第六节大肠 长约1.5米,包括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 第六节大肠 一、盲肠cecum 回肠未端突入盲肠,此处有回盲瓣,可防止大肠内容物反流入小肠并控制小肠内容物流入大肠的速率。 二、阑尾 三、结肠colon 可分为四个部分 升结肠 横结肠 降结肠 乙状结肠 四、直肠 rectum 两个弯曲 五、肛管anal canal 第七节 肝liver 一、肝的形态 肝的下面称为脏面,有个H形沟,其横沟称肝门,有肝固有动脉、肝管和肝门静脉等进出肝。 二、肝的位置 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延至左季肋区。成人只在剑突下3-5cm处可触及肝。 三、肝外胆道 组成:包括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胆囊管、胆囊与胆总管 三、肝外胆道 胆囊可分为: 底 体 颈 管4部 (三)胆总管 common bile duct 第八节 胰pancreas 可分为头、颈、体和尾4部。 炎症 溃疡 位置? 肿瘤 回肠 结肠和盲肠有三大形态特征,即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脂垂。 结肠袋 结肠带 肠脂垂 回盲瓣 (vermiform appendix) 3条结肠带会聚于阑尾根部,沿结肠带向下追踪,是寻阑尾的可靠办法。 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 McBurney点 结肠右曲也称肝曲;结肠左曲也称脾曲。 骶曲 会阴曲 直肠壶腹: 直肠下段肠腔扩大形成。 中间的直肠横襞大而明显,位置恒定,距肛门约7cm,可作为直肠镜检定位标志。 直肠横襞 乙状结肠或结肠镜检时:要注意各部的弯曲或横襞。 结肠镜检 肛柱 肛瓣 肛窦 齿状线 肛柱 肛瓣 肛窦 齿状线 肛梳 白线 内痔 外痔 肝上面称膈面,被镰状韧带分为—肝左叶、肝右叶。 镰状韧带 冠状韧带 肝左叶 肝右叶 方叶 尾状叶 胆囊三角 (Calot三角)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