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简答题题库.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巴比妥类药物的一般合成方法中,用卤烃取代丙二酸二乙酯的氢时,当两个取代基大小不同时,应先引入大基团,还是小基团?为什么?
当引入的两个烃基不同时,一般先引入较大的烃基到次甲基上。经分馏纯化后,再引入小基团。这是因为,当引入一个大基团后,因空间位阻较大,不易再接连上第二个基团,成为反应副产物。同时当引入一个大基团后,原料、一取代产物和二取代副产物的理化性质差异较大,也便于分离纯化。
2].试说明异戊巴比妥的化学命名。
异戊巴比妥的化学命名采用芳杂环嘧啶作母体。按照命名规则,应把最能表明结构性质的官能团酮基放在母体上。为了表示酮基(=O)的结构,在环上碳2,4,6均应有连接两个键的位置,故采用添加氢(Added Hydrogen)的表示方法。
所谓添加氢,实际上是在原母核上增加一对氢(即减少一个双键),表示方法是在结构特征位置的邻位用带括号的H表示。本例的结构特征为酮基,因有三个,即表示为2,4,6-(1H,3H,5H)嘧啶三酮。2,4,6是三个酮基的位置,1,3,5是酮基的邻位。
该环的编号依杂环的编号,使杂原子最小,则第五位为两个取代基的位置,取代基从小排到大,故命名为5-乙基-5(3-甲基丁基)-2,4,6(1H,3H,5H)嘧啶三酮。
3].巴比妥药物具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
1)呈弱酸性,巴比妥类药物因能形成内酰亚氨醇一内酰胺互变异构,故呈弱酸性。2)水解性,巴比妥类药物因含环酰脲结构,其钠盐水溶液,不够稳定,甚至在吸湿情况下,也能水解。3)与银盐的反应,这类药物的碳酸钠的碱性溶液中与硝酸银溶液作用,先生成可溶性的一银盐,继而则生成不溶性的二银盐白色沉淀。4)与铜吡啶试液的反应,这类药物分子中含有-CONHCONHCO-的结构,能与重金属形成不溶性的络合物,可供鉴别。
11) 为什么巴比妥C5次甲基上的两个氢原子必须全被取代才有疗效?
其原因是:一般来说,未解离的巴比妥类药物分子较其离子易于透过细胞膜而发挥作用。如果巴比妥酸5上引入一个烃基或芳基时,对它的酸性影响不大,如5位上引入两个基团,生成的5.5位双取代物,则酸性大大降低,不易解离,药物分子能透过血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而发挥作用。巴比妥酸和一取代巴比妥酸几乎全部解离,均无疗效。故只有当巴比妥酸5位上两个活泼氢都被取代时,才有作用,单一取代无疗效。
1) 为什么巴比妥类药物的合成一般是在丙二酸二乙酯的2位引入相应的取代基后再
与脲缩合成环?
这是因为丙二酸二酯2位亚甲基上的氢比较活泼,在醇钠催化下易于和卤烃反
应。而环合后形成的巴比妥酸,由于4,6-位的羰基与相邻酰亚氮原子上的孤电子
对发生p、π共轭,并存在下列平衡。
巴比妥酸 单内酰亚胺 双内酰亚胺 三内酰亚胺
因而降低2位亚甲基的活泼性。除少数诸如卤丙烯、3-卤代环己烯等较活泼的卤
烃能与其反应外,一般都很困难,收率极低,无实用价值。所以巴比妥类药物的合成
一般 是在丙二酸二乙酯的2位引入相应的取代基后再与脲缩合成环,而不采用先
合环,再在5位引入取代基的方法。
2) 试述巴比妥药物的一般合成方法?
合成巴比妥类药物时,通常是以氯乙酸为原料,在微碱性条件下,与氰化钠反应后,
经碱性加热水解,所得丙二酸钠盐,在硫酸催化下与乙醇直接酯化成丙二酸二乙
酯。与醇钠作用后,再与相应的卤烃反应,在丙二酸的二位引入烃基;最后在醇钠作
用下与脲缩合,即可制得各种不同的巴比妥类药物。
3) 巴比妥类药物的一般合成方法中,为什么氯乙酸不能与氰化钠直接反应?
因为氰化物剧毒,遇到酸性能生成挥发性的氢氰酸,故在氰化前须将氯乙酸中和成
钠盐。
4) 巴比妥药物的一般合成方法中,为什么第1步要使用Na2CO3控制pH=7-7.5?
因为氯乙酸在强碱中加热易水解成羟乙酸,所以,弱碱碳酸钠控制pH=7-7.5为
宜。
5) 巴比妥类药物的一般合成方法中,当5位的两个取代基R≠R时,应该先引入哪种
烃基?
当引入的两个烃基不同时,一般先引入较大的烃基到次甲基上。经分馏后,再引入
小基团。
6) 试述苯巴比妥的合成方法。
苯巴比妥的合成方法是以氯苄为起始原料,经氰化、水解及酯化制得苯乙酸乙酯;
在醇钠催化下,再与草酸酯进行Claisen酯缩合后,加热脱羰,制得2-苯基丙二酸
二乙酯;再经烃化引入乙基;最后与脲缩合,即得苯巴比妥。合成过程为:
7) 苯巴比妥的合成与巴比妥药物的一般合成方法略有不同,为什么?
因为卤苯上的卤素不活泼,如果按巴比妥药物的一般合成方法直接用卤代苯和丙
二酸二乙酯反应引入苯基,收率极低,无实用意义。因此,一般以氰苄为起始原料合
成苯巴比妥。
8) 苯巴比妥可能含有哪些杂质?这些杂质是怎样产生的?如何检查杂质的限量?
可能含有苯巴比妥酸、2-苯基丁酰胺、2-苯基丁酰脲等杂质。其中,苯巴比妥酸是
制造过程中反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