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梁平法识图规则II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法识读09课件讲解.pptx

发布:2025-01-09约1.3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祁巧艳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法识读》

梁平法识图规则(II)

目录

梁平法施工图的平面注写方式识图规则

平面注写方式,是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

3.1平面注写方式说明

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原位标注,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集中标注——梁编号

梁编号由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悬挑代号几项组成,并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1梁编号

集中标注——截面尺寸

梁截面尺寸,该项为必注值。

当为等截面梁时,用b×h表示;

当为竖向加腋梁时,用b×hGYC1×C2表示,其中C1为腋长,C2为腋高;

当为水平加腋梁时,用b×hPYC1×C2表示,其中C1为腋长,C2为腋宽,加腋部分应在平面中绘制;

当有悬挑梁且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即为b×h1/h2

集中标注——箍筋

集中标注——通长筋

集中标注——侧面纵筋

集中标注——梁顶面标高高差

梁顶面标高高差,该项为选注值。

粱顶面标高高差,系指相对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值,对于位于结构夹层的粱,则指相对于结构夹层楼面标高的高差有高差时,须将其写入括号内,无高差时不注。

原位标注——梁支座上部纵筋

梁支座上部纵筋,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的所有纵筋:

原位标注——梁下部纵筋

梁下部纵筋:

1.“/”分隔——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2.“+”相联——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角筋写在前面。

3.“—”不入支座——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将梁支座下部纵筋减少的数童写在括号内。

4、当梁的集中标注中已注写了梁上部和下部均为通长筋的纵筋值是,则不需要在梁的下部重复做原位标注。

5、当梁设置竖向加腋时,加腋部位下部斜纵筋应在支座下部以Y打头注写在括号里。

当梁设置水平加腋梁时,水平加腋内上下部斜纵筋应在加腋支座上部以Y打头注写在括号内,上下部斜纵筋之间用“/”分隔。

当多跨梁的集中标注中已经注明加腋,而该梁某跨的根部却不需要加腋是,则应在该跨原位标注等截面的b×h,以修正集中标注中的加腋信息。

原位标注——梁下部纵筋

集中标注表示:框架梁KL1,3跨,一端有悬挑,截面为300*600;箍筋为HPB300级钢筋,直径8,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均为两肢箍;上部通长筋为2根直径22的HRB335级钢;

原位标注表示:支座1上部纵筋为4根直径22的HRB335级钢,支座2两边上部纵筋为6根直径22的HRB335级钢分两排,上一排为4根,下一排为2根;第一跨跨距3600,下部纵筋为3根直径18的HRB335级钢,全部伸入支座,;第二跨跨距5800,下部纵筋为4根直径18的HRB335级钢,全部伸入支座;以后类推。

感谢观看

THANKS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