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土的成因类型及其工程.ppt

发布:2025-04-01约3.74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5.4湖泊和沼泽地质作用及湖积土湖泊以沉积作用为主,沉积类型、过程及沉积物的特征与气候有很大关系。1沼泽——陆地上被水充分湿润,并有大量喜湿性植物生长及有机质堆积的地带。3湖泊——陆地上的积水洼地。2湖泊在其发展过程中,常因淤积转变为沼泽。4湖泊的地质作用青海湖机械沉积物平面分布图碎屑颗粒也由岸边到湖心由大到小水深由深到浅,水面由大到小碎屑淤积的湖泊演化湖泊沉积物可分为湖边沉积物和湖心沉积物。湖边沉积物是湖浪冲蚀湖岸形成的碎屑物质在湖边沉积而形成的,湖边沉积物中近岸带沉积的多是粗颗粒的卵石、圆砾和砂土,远岸带沉积的则是细颗粒的砂土和粘性土。湖边沉积物具有明显的斜层理构造,近岸带土的承载力高,远岸带则差些。湖心沉积物是由河流和湖流挟带的细小悬浮颗粒到达湖心后沉积形成的,主要是粘土和淤泥,常夹有细砂、粉砂薄层,土的压缩性高,强度很低。若湖泊逐渐淤塞,表层含水量大,喜湿性植物大量生长,则可演变为沼泽,沼泽沉积物又称为沼泽土,主要由泥炭、有机质淤泥和泥砂组成。泥炭是沼泽堆积物中的主要成分,它的含水量极高,承载力极低,一般不宜作天然地基。海水通过自身的动力对海岸带和海底的破坏,称为海水的剥蚀作用(简称海蚀作用)。海蚀作用盛行于滨海带,它以冲蚀和磨蚀这两种机械动力作用方式,塑造特殊的海岸地貌,对大陆架以及大陆坡也产生影响。另外,在海洋中还有一种剥蚀作用是以海水的化学溶解作用方式进行,称为溶蚀作用。海洋地质作用包括剥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海水的剥蚀作用5.5海洋地质作用及海积土海水的搬运作用海水在进行海蚀作用的同时,又对海蚀产物和河流带来的物质进行搬运,其中波浪是海水搬运作用的主要动力。拍岸浪可以卷起浅处的碎屑泥砂向海岸搬运,底流又把碎屑泥砂搬回海中,岸流能沿着海岸进行搬运。当潮水进入海湾或河口时,搬运能力就增大。涨潮时,可向大陆方向搬运泥砂,落潮时可向海洋方向搬运泥砂。洋流主要搬运一些细小的泥砂和漂浮物质,搬运距离可达数千千米。海水的搬运作用具有明显的分选性。一般较粗、较重的颗粒搬运的距离较近;较细、较轻的颗粒搬运的距离较远。海水不但进行机械搬运,而且还能进行化学搬运。海水(洋流)将其溶蚀的物质与陆源化学物质进行长距离的搬运,到达广阔的海域,成为海洋化学沉积的主要物质来源。海洋的沉积作用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沉积场所。海洋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陆源物质(陆源碎屑物、陆源化学物),其次为生物物质、火山物质和宇宙物质。在其中又以河流搬运和海蚀作用带来的物质为最主要。地质历史时期的沉积岩绝大部分都是在海洋环境中沉积形成的。(1)波浪的地质作用第五章土的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5.1风化作用及残积土风化作用:组成地壳的岩石在地表的常温、常压下,由于气温变化、气体、水溶液及生物的共同作用,在原地遭受破坏的过程。生物风化作用根据岩石遭受破坏的性质及方式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风化作用的类型物理风化作用:使岩石发生机械破碎,岩石成分不发生变化。化学风化作用:使岩石发生破碎,而且岩石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生物风化作用:生物在活动过程中,使岩石发生破坏(机械、化学)。物理风化(physicalweathering)冰劈作用球状风化图解剥离作用摄于三峡工程工区花岗岩球状风化2)化学风化(chemicalweathering)溶解作用:可溶性岩石被水溶解。水化作用:水分子进入吸水矿物的结晶格架中。水解作用:矿物与水作用后形成氢氧化物。硅酸盐矿物主要通过此方式破坏。氧化作用:低价化合物变为高价。碳酸化作用:水中含有co2时使水解作用加剧。0304050102生物风化(biologicalweathering)生物物理风化--根劈作用生物化学风化--遗体新陈代谢产生有机酸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物理风化的结果:破坏岩体的完整性。化学风化的结果:改变岩石的成分。岩体的工程性质发生如下几方面变化:

亲水性变大,透水性增强。表现出膨胀、崩解、泥化等性质。力学强度降低,压缩性变大。风化壳垂直剖面1岩石风化后的产物在地表形成的一个不连续的岩土层称为风化壳(crustofweathering)。2土壤3残积层4半风化岩石5基岩岩石风化程度划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的划分方案:强、中、微风化带《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J50021-94的划分方案:全、强、弱、微风化带岩石风化分带的依据:颜色与光泽、矿物变异、破碎程度、强度变化和可钻性。岩石风化程度划分表(GBJ7-89)花岗岩全、强中风化带摄自三峡工程左岸永久船闸边坡风化分带的意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