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内调脏腑健康长寿.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传统医学与健康生活
山西长治卫生学校 王跃丰
目录
认识脏腑——藏象
五脏的功能与养生特点
六腑的功能与养生特点
中医养生术——握固
1
2
3
4
一、认识脏腑
v《黄帝内经》说:“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
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
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生半死也。”
v养生要内养,内养者,养脏腑也。
v五脏是人体之根本,善养生者养五脏。
一、认识脏腑——藏象
v藏象的含义
§ 藏:是指藏于躯体内的脏腑组织器官,即内脏;
§ 象:是指表现于外部的生理、病理现象。
• 张景岳《类经》:“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
故曰藏象。”
藏
象
一、认识脏腑——藏象
v内脏分类
§ 五脏
§ 六腑
§ 奇恒之腑
肺
一、认识脏腑——藏象
v 五脏:心.肝.脾.肺.肾
§ 形态:实质性器官
§ 功能:化生和贮藏精气
v 六腑:胃.小肠.大肠.胆.膀胱.三焦
§ 形态:中空性器官
§ 功能:受纳、消化饮食物及传导排泄糟粕。
v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 形态:中空似腑
§ 功能:藏精气似脏
一、认识脏腑——藏象
v五脏六腑特点:
§ “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 “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v脏腑养生原则:
§ 五脏:藏精气,以补为用;
§ 六腑:传化物,以通为用。
二、五脏的功能与养生特点—心
v心
§ 部位与形态
• 心位于胸腔,心象尖圆,形如莲蕊。
§ 特点
• 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生命之主宰,称为“君主之官”。
• 心与小肠、脉、面、舌等构成心系统。
• 五行中属火,与四时之夏相应。
二、五脏的功能与养生特点—心
v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 1.心主血脉
• 含义:心脏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营养和滋润全身。
• 条件: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血脉通畅。
• 正常:面色红润光泽,舌淡红,脉和缓有力,胸部舒畅。
血
二、五脏的功能与养生特点—心
v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 1.心主血脉
• 异常:
部位
类型
面色
舌色
脉象
胸部感觉
心气不足
心血瘀阻
心血亏虚
面色无华
面色灰暗青紫
面色口唇苍白
舌色淡
舌质暗
舌色淡
脉虚无力
脉搏节律不整
脉细无力
心慌、心悸
心悸、心痛
心悸
二、五脏的功能与养生特点—心
v2.心主神志
§ 神的基本含义:
• 广义: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 狭义: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所以任物者谓之心”。
§ 正常:
• 精神振作,神志清晰,思考敏捷,对外界信息的反应灵敏。
§ 异常:
• 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则谵狂;或反应迟钝、健忘,精
神萎靡,甚则昏迷,不省人事等。
二、五脏的功能与养生特点—心
v心与形体、官窍、五华的关系
§ 脉——心在体合脉
• 正常:脉搏节律均匀,和缓有力。
• 异常:心气心血不足:脉虚细无力;心血瘀阻:脉搏
节律不整。
§ 面——心其华在面
• 心气(血)充足——面部红润有泽;
• 心气(阳)虚——面色白甚或滞暗;
• 心血虚——面色苍白无华;
• 心血瘀阻——面色青紫。
二、五脏的功能与养生特点—心
v心与形体、官窍、五华的关系
§ 舌——心开窍于舌
• 正常:
–“淡红舌、薄白苔”,柔软灵活,味觉灵敏,语言流利。
• 异常:
–心阳不足——舌质淡白胖嫩;
–心火上炎——舌质红或舌生疮;
–心血瘀阻——舌紫暗或有瘀斑;
–心神异常——舌卷、舌强、或语謇或失语。
二、五脏的功能与养生特点—心
v寡欲——养心之道
§ 尤乘《养生说》
• “养心莫善于寡欲,目无妄视,耳无妄听,口无妄言,心无
妄动,贪嗔痴爱,是非人我,一切放下,未事不可先迎,遇
事不可过忧,既事不可留住,听其自然,应以自然,信其自
去,忿怒恐惧,好乐忧患,皆得其正,以养心之法也。”
•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
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
• 欲望过大,心神躁动,忧乱脏腑,耗伤气血,轻则招生疾病,
甚至催人衰老,减短寿命。
•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二、五脏的功能与养生特点—心
v益气养心粥
§ 原料:太子参、山药、莲子各30克,粳米200克。
§ 作用:健脾益气,养阴清心。
v猪心汤
§ 原料:猪心、桂圆肉、红枣、莲子;
§ 作用:养心、安神、补血、润肤、养颜。
二、五脏的功能与养生特点—肺
v肺
§ 部位与形态
• 肺位于胸腔。“肺叶白莹,谓为华盖,以复诸脏,虚如蜂
窠,下无透窍,吸之则满,呼之则虚。”
§ 特点
• 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为“娇脏”,称“相傅之官”。
• 肺与大肠、皮、毛、鼻等构成肺系统。
• 肺在五行属金,与四时之秋相应。
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