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汉语学习者口语语篇回指使用情况研究--以《非正式会谈》第七季为例.pdf
摘要
在口语表述过程中,使用相同或不同表达式来指代前文出现过的人物、事件
或行为的方式叫做回指。回指是一种用于信息传递的常见手段,有助于口语语篇
的衔接和连贯。但是在国际中文教育中,汉语学习者在使用回指进行口语表达时
经常会出现偏误,存在表达啰嗦或信息缺失的情况。所以本文选择《非正式会谈》
作为口语语料来源,研究《非正式会谈》第七季中高级汉语学习者口语语篇回指
使用情况,将视频转换为文字语料,自建语料库。在中介语和偏误分析理论指导
下,运用语料分析法、数据统计法和偏误分析法,对节目中出现的回指进行分类,
结合数据研究高级汉语学习者口语语篇回指使用倾向和正确率,并且进一步分析
回指的偏误情况,找到产生偏误的原因,进而指导口语教学。
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阐明本文研究内容,说明语篇、回指等相关概
念,对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总结语篇回指相关研究。
第二部分,对语料中的回指进行分类,具体分为名词回指、代词回指、零形
回指,结合数据得出代词回指使用频率最高,名词回指和零形回指使用的正确率
较高,并从母语正迁移、汉语学习者水平和学习环境三方面探究正确使用原因。
第三部分,在数据和回指分类的基础上,对口语语篇回指的偏误情况进行研
究,分为回指滥用、回指缺失、回指混淆和回指歧义四大类,并指出口语语篇回
指的偏误是受到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泛化、学习者自身态度、节目性质等多
重因素影响。
第四部分,分析《非正式会谈》口语语篇回指使用情况对于当前口语教学的
启示,结合回指使用正确和偏误原因,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入手,总结回指使用
对口语教学的启示。
第五部分,对本文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和概括,说明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非正式会谈》,高级汉语学习者,口语,语篇回指,偏误分析
I
AStudyontheUseofDiscourseAnaphorainOralDiscourse
byAdvancedChineseLearners--TakingtheSeventhSeasonof
InformalTalksasanExample
Abstract
Inoraldiscourse,theuseofthesameordifferentexpressionstorefertocharacters,
eventsorbehaviorsthathaveappearedintheprevioustextiscalleddiscourseanaphora.
Discourseanaphoraisacommonmeansoftransferringinformation,andithelpsthe
articulationandcoherenceofspokendiscourse.However,ininternationalChinese
education,Chineselearnersoftenmakeerrorswhenusingdiscourseanaphorafororal
expression,andtherearecasesofverbosityormissinginformation.Therefore,this
paperchoosesInformalTalksasasourceoforalcorpus,andstudiestheuseofdiscourse
anaphorainspokendiscoursebyintermediateandadvancedChineselearnersinSeason
7ofInformalTalksbyconvertingthevideointotextualcorpusandconstructinga
self-constructedcorpus.Undertheguidanceofthetheoriesofmediatoranderror
analysis,weusecorpusanalysis,datastatisticsanderror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