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欢迎各位老师,莅临指导!.ppt

发布:2017-03-23约1.86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欢迎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 夏东平 年年岁岁题神似 卷卷题题讲不同 累 积 高 三 听之无味 问之不会 答之不对 高三复习阶段学生的普遍状态 实、拓、精 ——对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的点滴思考 路径之一:夯实基础知识 2. 构建框架,梳理脉络, 把握阶段特征 1.把握主干知识 例:必修123整合 共和国建设历程 经济 政治 思想 、外交 过渡时期 中共八大 确定主要矛盾、任务 建设时期 评海瑞罢官 文革开始 71 林彪覆灭 76 江青覆灭 政协共同纲领、 抗美援朝、54年一届人大、第一部宪法 文革 时期 1949 建立国营经济 1950-52 土地改革 恢复国民经济 1953-56 总路线 一五、一化三改 1956 1958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 1962 调 巩 充 提 1966-1967 经济秩序混乱 1973周恩来恢复经济 1975邓小平整顿经济 七届二中全会 论人民民主专政 中苏建交|和平共处 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54日内瓦 55万隆 论十大关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讲话 1971 重返联合国 1972 中美关系改善 中日邦交正常化 民主革命指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和封建专制制度并建立民主制度的革命。通常由资产阶级领导,故又称资产阶级革命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的双重性: 革命的对象: 革命的动力: 革命阶段划分: “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建立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新中国。” 3、历史概念的解读和运用: 4、多元解释历史,提高学生求异思维能力 用不同史观来理解新中国的成立: 1.革命史观: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2.文明史观: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3.现代化史观:(1)民主政治的转型:为国家走向社会主义民主奠定基础。(2)为中国实现现代化(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4.整体史观:冲破了帝国主义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在近年来的高考备考中,老师们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在关注热点。但是效果不佳,因为,教师们往往知道有哪些热点,却缺乏把热点与教学、热点与考试命题有效结合起来的能力。 5、反对猜题、押题 猜题或者是押题的本身,就是一种赌博,不是一种能力。而且注定是一种没有的结果的赌局! 1、近年来,高考试题材料化现象越来越明显: 2009年,文综安徽卷历史选择题,有10道材料型选择题 2010年,文综安徽卷历史选择题,同样是10道 2、学生对材料型试题,有着明显的不适应: 选择题: 跟着感觉走,经常抓不住答案的手 材料解析题: 材料读不懂,问题看不透,分数拿不够 路径之二:拓展学习的空间 给 学 生 方 法 与 思 想 历史选择题的解答方法: (2010年安徽卷第17题).邓小平曾将一张飞乐音响公司股票作为礼物赠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范尔霖。依据图5中的信息判断,当时的中国( ) ①已经出现了股份制企业 ②开始建立股票交易市场 ③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 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熟悉史实 关注推导 回望题干 给 学 生 方 法 与 思 想 历史材料题的答题规范: 语言简单化、专业化 答案组织要点化、系统化 书写段落化、序号化、条理化 组织答案有“四忌” 一忌照抄材料,做无用功 二忌生搬教材,文不对题 三忌不假思索,白话连篇 四忌堆积辞藻,大肆渲染 组织答案的“七化” 选择题决定成败,主观题只能说明,你是否比别人更帅?! 3、拓展学习的渠道,提高考生应对的能力 与教材在对史实表述上差异性的语言 对重大历史事件,认识上的差异 高三联考试卷中,大量引用,作为背景材料 近三年高考真题为主 路径之三:“精”练真题,提高能力 江苏、山东、广东、浙江等教育强省的模考试卷为主 质量与效益兼顾的原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