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设计者:石阡民族中学 王明琳
课标要求: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鲁尔工业区的区位特征。
2.了解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会探讨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地图指出鲁尔区煤炭分布与铁矿石的来源,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不同时期煤炭资源对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归纳能力。
3、通过对鲁尔区的新发展的学习,使学生能归纳出分析、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激发学生探究工业与矿产资源的关系。
2.通过学习,树立学生的资源与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
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教学难点
鲁尔区辉煌与衰退的区位分析。
教学方法:启发式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教具准备:课本插图、课件、投影仪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引入)
师:(投影)奔驰汽车、宝马汽车图片,引入德国,德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呢?请同学们说说。
生:谈德国。
师:(投影)欧洲政区图,请一位同学在图中找出德国。德国位于欧洲中部,东邻波兰、捷克,南接奥地利、瑞士,西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与丹麦相连并邻北海和波罗的海与北欧国家隔海相望,是欧洲邻国最多的国家。100E和500N穿过德国中部。
德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动国之一,下面我们就来看一段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情况。(播放视频)
能发动两次战争,其物质基础来源于国内一个著名的工业区——鲁尔工业区。今天,我们就来对德国的鲁尔区进行探索。
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鲁尔区的辉煌和衰退。下节课我们再学习鲁尔区可持续发展
师:请同学们看课本59页的2-4-3,明确鲁尔区在德国的位置。
生:回答
师:从图中可看出,鲁尔区位于德国西北部,处于莱茵河、利珀河和鲁尔河之间。
请同学们读课本第一自然段,了解一下德国的鲁尔区。
过渡:鲁尔区在19世纪中叶形成后,为什么能成为德国工业的心脏,而且辉煌了近100年,甚至在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都起重要作用呢?这里都有哪些发展工业的区位因素呢?
要分析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我们先要回忆一下必修二中影响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影响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原料、动力(燃料)、水源、土地、环境 、劳动力、市场、交通、政策、科技等。
请看课本内容第一个部分进行自主探究:请尝试找出鲁尔区发展传统工业的优势条件?
一、鲁尔区的繁荣
1、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
生:展示学案
师:(1)丰富的煤炭资源
请同学们看课本60页图2-4-6,从图中可看出,德国鲁尔区煤炭资源丰富。请同学们据图分析一下,鲁尔区煤层的分布有什么特点?(自南向北埋藏越深,开采成本也就越来越高。)
鲁尔区煤炭地质储量为2190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3/4,其中经济可开采量约220亿吨,占全国的90%。煤质好,埋藏浅,易开采,储量大。
(2)离铁矿区较近
请同学们看课本59页图2-4-4,从图中可看出鲁尔区本地没有铁矿,铁矿全是进口,早期主要是从法国东北部的洛林通过陆路交通运至鲁尔区,后来随着海运和内河航运的发展,铁矿从瑞典、巴西和俄罗斯等国通过鹿特丹港,利用莱茵河运至鲁尔区。
(3)充足的水源
鲁尔区处于莱茵河、利珀河和鲁尔河几大河流之间,因此水资源充足。
(4)便捷的水陆交通
(投影鲁尔区交通图)从图可看出,鲁尔区内河航运交织成网,且与海洋相通,水运便利;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网,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发达的河运使之成为东、西欧往来的必经之地,也是北欧通向中欧、南欧的捷径。位置十分优越,位于欧洲的十字路口,
(5)市场的广阔
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的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世界上像德国鲁尔区这样利用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发展起来的工业区很多,如美国东北部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还有我国东北部工业区也是在利用能源和矿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下面就请同学们分析辽中南工业区发展工业的区位条件有哪些?与鲁尔工业区进行对比,有何异同?
生:小组合作探究。
师:评价,总结,我国辽中南工业区主要的区位优势有:a煤、铁资源丰富;b水陆交通便利;c接近消费市场,d工业基础好,e农业基础较好。
与鲁尔区相比,相同点:煤炭资源丰富、交通、市场条件都很优越
不同点:辽中南的铁矿丰富,鲁尔区不丰富,辽中南水源供应紧张
过渡:鲁尔区有这么多的区位优势,那么,请同学们讨论:假如你是一位投资商,你愿意到鲁尔区发展什么工业?为什么?
2、鲁尔区的工业部门和工业城市
师:(投影鲁尔区主要的工业部门图)
生:回答主要的工业部门
师:鲁尔区在煤炭资源基础上,可以发展炼焦、电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