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ppt
4.4设备管理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4.4.1设备管理制度与管理体系的建立与执行情况,主要包括: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修订本企业的设备管理制度;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有健全的设备管理体系,设备管理人员按要求配备;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建立健全安全设施管理制度及台账。设备现场的安全运行状况,包括:大型机组、机泵、锅炉、加热炉等关键设备装置的联锁自保护及安全附件的设置、投用与完好状况;大型机组关键设备特级维护到位,备用设备处于完好备用状态;转动机器的润滑状况,设备润滑的“五定”、“三级过滤”;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情况;设备的腐蚀防护状况,包括重点装置设备腐蚀的状况、设备腐蚀部位、工艺防腐措施,材料防腐措施等。logo特种设备的现场管理(包括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主要包括:特种设备(包括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管理制度及台账;特种设备注册登记及定期检测检验情况;特种设备安全附件的管理维护。单击此处可添加副标题电气系统的安全管理,主要包括:电气特种作业人员资格管理;电气安全相关管理制度、规程的制定及执行情况。供配电系统、电气设备及电气安全设施的设置,主要包括:用电设备的电力负荷等级与供电系统的匹配性;消防泵、关键装置、关键机组等特别重要负荷的供电;重要场所事故应急照明;电缆、变配电相关设施的防火防爆;爆炸危险区域内的防爆电气设备选型及安装;建构筑、工艺装置、作业场所等的防雷防静电。电气设施、供配电线路及临时用电的现场安全状况。4.5电气系统单击此处可添加副标题仪表的综合管理,主要包括:仪表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仪表系统的档案资料、台账管理;仪表调试、维护、检测、变更等记录;安全仪表系统的投用、摘除及变更管理等。系统配置,主要包括:基本过程控制系统和安全仪表系统的设置满足安全稳定生产需要;现场检测仪表和执行元件的选型、安装情况;仪表供电、供气、接地与防护情况;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的选型、布点及安装;安装在爆炸危险环境仪表满足要求等。4.6仪表系统仪表系统4.6.3现场各类仪表完好有效,检验维护及现场标识情况,主要包括:仪表及控制系统的运行状况稳定可靠,满足危险化学品生产需求;按规定对仪表进行定期检定或校准;现场仪表位号标识是否清晰等。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EHS部1总则1.1为了切实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促进危险化学品企业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及时排查、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防范和减少事故,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制定本实施导则。总则本导则适用于生产、使用和储存危险化学品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本导则所称事故隐患(以下简称隐患),是指不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包括:1总则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相关制度未作明确规定,但企业危害识别过程中识别出作业场所、设备设施、人的行为及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缺陷。作业场所、设备设施、人的行为及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相关规章制度规定的情况。2基本要求2.1隐患排查治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是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风险管理要素的重点内容,应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原则,明确职责,建立健全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和保证制度有效执行的管理体系,努力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消除各类安全生产隐患,保证企业安全生产。2.2企业应建立和不断完善隐患排查体制机制,主要包括:2.2.1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应保证隐患治理的资金投入,及时掌握重大隐患治理情况,治理重大隐患前要督促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并明确分管负责人。分管负责隐患排查治理的负责人,负责组织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落实情况,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向主要负责人报告重大情况,对所分管部门和单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01其他负责人对所分管部门和单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01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企业应建立和不断完善隐患排查体制机制,主要包括:隐患排查要做到全面覆盖、责任到人,定期排查与日常管理相结合,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相结合,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确保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及时发现、不留死角。隐患治理要做到方案科学、资金到位、治理及时、责任到人、限期完成。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必须立即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隐患,治理前要研究制定防范措施,落实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