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硫化氢监测与防护之基础篇.ppt

发布:2019-08-08约7.34千字共3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 基础篇 井下作业硫化氢防护技术 第一章 硫化氢及二氧化硫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硫化氢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二氧化硫的基本知识 第三节 有害气体浓度的概念 第四节 硫化氢的来源 第五节 硫化氢对作业系统的影响 第六节 井场观测风向风速的知识 第一章 硫化氢及二氧化硫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硫化氢的基本知识 一、硫化氢的物理、化学性质 硫化氢的物理性质: 无色气体; 在15℃和1个标准大气压下蒸汽密度(相对密度)为1.189,比空气略重,在通风条件差的环境,它极易聚集在低洼处; 溶于水和油,在20℃和1个标准大气压下时每升水中可溶解2.9升硫化氢气体,在水中形成氢硫酸,溶解度随溶液温度升高而降低;低浓度时有极其难闻的臭鸡蛋味。 硫化氢导电率低,当在流动和搅动时,会有静电积蓄。 第一章 硫化氢及二氧化硫的基本知识 硫化氢的化学性质: 化学分子式:H2S, 分子量:34.08; 自燃温度:260℃; 可爆范围:空气中蒸汽体积百分比 4.3%~46%;因硫化氢比空气重,能沿地面扩散,远距离的火种有可能引起着火;与氧化剂反应很剧烈,易起火或爆炸。稳定燃烧时火焰呈蓝色,生成有毒的二氧化硫。 硫化氢及其水溶液,对化学序中的金属都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如果溶液中同时含有二氧化碳或氧,其腐蚀速度更快。 第一章 硫化氢及二氧化硫的基本知识 二、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 硫化氢是一种剧毒、窒息性气体,是强烈的神经毒物,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有麻痹神经和腐蚀粘膜作用。 硫化氢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人体,经肺部进入血液,与血液中的溶解氧发生化学反应,当硫化氢的浓度极低时,它将被氧化,对人体威胁不大。而浓度较高时,将夺去血液中的氧,阻断细胞内呼吸导致全身性缺氧。中枢神经对缺氧最敏感,首先会受到损害,由于中枢神经麻痹,使人丧失意识,而出现全身中毒反应,甚至死亡。有事例表明血液中存在酒精能加剧硫化氢的毒性。 第一章 硫化氢及二氧化硫的基本知识 硫化氢接触湿润粘膜后与组织中的碱性物质结合成硫化纳,具有腐蚀性,造成眼和呼吸道的损害。 硫化氢经粘膜吸收快,皮肤吸收甚慢。但当皮肤出汗时,硫化氢接触汗液并溶解成氢硫酸,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第一章 硫化氢及二氧化硫的基本知识 硫化氢带有臭鸡蛋味,在低浓度下,通过硫化氢的气味特性能检测到它的存在。但不能依靠气味来警示危险浓度,因为处于高浓度[超过 150 mg/m3(100 ppm)]的硫化氢环境中,人会由于嗅觉神经受到麻痹而快速失去嗅觉。长时间处于低硫化氢浓度的大气中也会使嗅觉灵敏度减弱。 ?警示:应充分认识到硫化氢能使嗅觉失灵,使人不能发觉危险性高浓度硫化氢的存在。 第一章 硫化氢及二氧化硫的基本知识 硫化氢在不同浓度下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不同,高浓度时几乎与氰化钾同样剧毒。在低浓度[15 mg/m3(10 ppm)~ 75 mg/m3(50 ppm)]时,硫化氢也会刺激眼睛和呼吸道。间隔时间短、多次短时低浓度暴露也会刺激眼、鼻、喉,低浓度重复暴露引起的症状常在离开硫化氢环境后的一段时间内消失。 ?警示:吸入一定浓度的硫化氢会伤害身体,甚至导致死亡。 第一章 硫化氢及二氧化硫的基本知识 三、硫化氢的职业接触限值 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6610-2005《含硫化氢油气井井下作业推荐作法》中规定: 硫化氢的阈限值(工作人员长期暴露都不会产生不利影响的有毒物质在空气中的最大浓度)为15 mg/m3(10ppm); 硫化氢安全临界浓度(工作人员在露天安全工作8小时可接受的硫化氢最高浓度)为30mg/m3; 启动立即行动计划(通知相关方)浓度75mg/m3(50ppm); 危险临界浓度(达到此浓度时,对生命和健康会产生不可逆转的或延迟性的影响)为150 mg/m3(100ppm); 对生命或健康有即时危险的浓度(IDLH)为450 mg/m3(300ppm)。 第一章 硫化氢及二氧化硫的基本知识 不同浓度下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 第一章 硫化氢及二氧化硫的基本知识 不同浓度下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续) 第一章 硫化氢及二氧化硫的基本知识 不同浓度下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续) 第一章 硫化氢及二氧化硫的基本知识 一、二氧化硫的物理、化学性质 二氧化硫是硫化氢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不可燃. 二氧化硫的化学分子式:SO2; 分子量:64.06; 通常物理状态:无色气体,比空气重;溶解性:易溶于水和油,溶解性随溶液温度升高而降低。 气味和警示特性:有硫燃烧的刺激性气味,具有窒息作用,在鼻和喉粘膜上形成亚硫酸。 第一章 硫化氢及二氧化硫的基本知识 急性中毒:吸入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硫会引起人身伤害甚至死亡。暴露浓度低于 54 mg/m3(20 ppm),会引起眼睛、喉、呼吸道的炎症,胸痉挛和恶心。暴露浓度超过 54 mg/m3(20 ppm),可引起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