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福建省厦门市海沧附校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2022-2023学年(下)厦外海沧附校教育集团八年级语文期中适应性练习
班级:姓名:座号:
一、积累与运用
为带动学生欣赏中华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班级开展“诗意课堂自信中国人”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活动一】重温诗文,学会“三观”
1.下面是活动的开场白,请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
一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再次使优秀传统文化流行开来。我国传统的古诗文就像一个开掘不尽的宝藏,从中可以发掘丰富的风物、生活、情感、思想……通过古诗文,我们遐想于清晨“_____,白露未晞”的朦胧神秘;驰目于唐都城“_____,风烟望五津”的雄浑阔大;感慨于桃花源“阡陌交通,_____”的安宁祥和。通过诗句“微君之故,_____”,我们看到了劳役者矛头直指统治阶级的质问与愤慨;通过诗句“求之不得,____”,我们看到了爱而不得、日思夜想的执着与深情;通过诗句“_____,在城阙兮”,我们读出了女子因陷入相思而望眼欲穿的痴情模样;通过诗句“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我们读出了王勃对友情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博大的胸怀……浸润于古诗文的福泽,我们渐渐学会了观物、观人、观世界。
【活动二】诗词浸润,滋养心灵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中华古诗词典jí①是我国文学的瑰宝。从“诗三百”开始,到唐诗、宋词、元曲,一首首情韵盎然、铿锵有力的诗词,甲着源远流长的中华历史,承载着先贤的思想智慧、高雅情趣和高远情怀。中华古典诗词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它们是文化百花园中最为璀璨芬芳的一枝,是精神源流中最富思想力量的一脉。没有诗意词韵的文字是乙的,失落了诗情画意的民族是没有创意和想象力的。中华古典诗词有高傲的颜值和尊贵的禀赋,却以平近的方式潜②流在我们的血脉,滋养着我们的心灵。学习、亲近中华古诗词,能够丙。
(1)根据拼音为①处选择正确汉字,为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只填序号)
①__________(A.籍B.藉)
②__________(A.qiǎnB.qián)
(2)请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
甲__________(A.传递B.传承)
乙__________(A.苍白无力B.软弱无力)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4)下列填入文中丙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涵养博大的内心情怀②树立强大的文化自信
③获得雅致的生活情趣④构筑起民族精神的根基
A.①④②③ B.①④③②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活动三】走进经典,拥抱生命
3.名著阅读。
有人认为,文学要有所担当,“红色经典”作为特定时期的精神路标,其厚重感与担当意识在现实生活中依然富有生命力。当你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定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精神营养。请结合保尔的成长经历谈一谈。
二、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4.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B.首联描绘出洞庭湖汪洋浩渺,润泽万物,容纳百川的磅礴气势,令人惊叹。
C.颈联由眼前景触发而来,以“无舟楫”为喻,比喻想从政而无人引荐现状。
D.尾联巧用古语,另翻新意,直接表达了自己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的心情。
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气势?结合加点词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从香山俯石磴行柳路,不里许,碧云①在焉。刹后有泉从山根石罅②中出喷吐冰雪,幽韵涵澹③。有老树,中空火出④,导泉于寺,周于廓下,激聒石渠⑤,下见文砾金沙。引入殿前为池,界以石梁,下深丈许,了若径寸。朱鱼万尾,匝池红酣⑥,烁人目睛,日射清流,写影潭底,清慧可怜⑦。或投饼于左,群赴于左,右亦如之,咀呷有声。然其跳达⑧刺泼⑨,游戏水上者,皆数寸鱼。其长尺许者,潜泳潭下,见食不赴,安闲宁寂,毋乃⑩静燥关其老少耶?
(节选自袁中道《西山十记》)
【注】①碧云:碧云寺。②罅:裂缝。③涵澹:水波激荡的样子。④有老树,中空火出:泉水从一棵空心老树中如喷火般激溅而出。⑤激聒石渠:在石渠中激荡起哗啦啦的水声。⑥匝池红酣:满池的鱼欢快地游动。⑦清慧可怜:样子清秀灵动惹人喜爱。⑧跳达:此处指鱼儿欢快游动的样子。⑨刺泼:鱼击水声。⑩毋乃:表揣测,相当于“恐怕”。
6.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意思。
加点词语
方法提示
解释(填写文字)
不里许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