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下卷二萧 (详细注解及典故来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
目录
17293_WPSOffice_Level1 声律启蒙·二萧之一 2
19637_WPSOffice_Level1 声律启蒙·二萧之二 6
26533_WPSOffice_Level1 声律启蒙·二萧之三 9
PAGE
PAGE 1
声律启蒙·二萧之一
ɡōnɡ?duì?màn,lìn?duì?jiāo
恭对慢,吝对骄
shuǐ?yuǎn?duì?shān?yáo
水远对山遥
sōnɡ?xuān?duì?zhú?jiàn
松轩对竹槛
xuě?fù?duì?fēnɡ?yáo
雪赋对风谣
chénɡ?wǔ?mǎ,ɡuàn?shuānɡ?diāo
乘五马,贯双雕
zhú?miè?duì?xiānɡ?xiāo
烛灭对香消
mínɡ?chán?chánɡ?chè?yè
明蟾常彻夜
zhòu?yǔ?bù?zhōnɡ?zhāo
骤雨不终朝
lóu?ɡé?tiān?liánɡ?fēnɡ?sà?sà
楼阁天凉风飒飒
ɡuān?hé?dì?ɡé?yǔ?xiāo?xiāo
关河地隔雨潇潇
jǐ?diǎn?lù?sī
几点鹭鸶
rì?mù?chánɡ?fēi?hónɡ?liǎo?àn
日暮常飞红蓼岸
yì?shuānɡ?xī?chì
一双鸂鶒
chūn?zhāo?pín?fàn?lǜ?yánɡ?qiáo
春朝频泛绿杨桥
【解析】
恭对慢,吝对骄,水远对山遥。
恭,恭敬、慢,怠慢;吝,吝啬、骄,骄奢。
水远山遥,形容山川阻隔,路途遥远。[宋]汪元量《忆秦娥》词云:“十年不见心如焦。心如焦。彩笺难寄,水远山遥”。
延伸阅读:客分三等恭与慢
说到恭与慢,有一个关于苏轼的对联故事演绎得最是生动。
相传,苏轼在任杭州通判时,一次,在莫干山游玩,疲乏燥渴间,见到一座道观,便进去讨杯茶喝。
主事老道见来人衣着简朴,便淡淡地指了指椅子说:“坐!”然后,对道童喊道:“茶!”
苏轼坐下和老道闲聊起来。谈话间,老道发觉来客谈吐不凡,便把他引至大殿,客气地说:“请坐!”又对道童说:“敬茶!”
两人接着深入交谈。老道愈发觉得来客知识渊博,聪慧过人,不禁请教来人姓名,这才得知来人竟是名扬四海的苏大学士。于是,连忙起身作揖,又将其请进客厅,恭恭敬敬地说: “请上坐!”并连忙吩咐道童说:“敬香茶!”
苏轼告辞时,老道求他写字留念。苏轼一笑,挥笔题了一副对联: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很多人在说这个故事时,都是在笑话老道的前倨后恭,分人奉茶。其实,细想起来,老道的态度也无可指摘。试想,如果只是一个平庸之人,谁又会无缘无故地待之如上宾呢?有限的上座和香茶,本来就该属于出类拔萃的人物。想要赢得别人的恭敬,还是要靠自己的实力,去改变“识货”老道待客的老道眼光!
松轩对竹槛,雪赋对风谣
轩:有窗的长廊或小屋。松轩:植有松树的住所。
[唐] 温庭筠《题陈处士幽居》诗:“松轩尘外客,高枕自萧疎。”
竹槛:竹栏杆。
[宋] 周邦彦《拜星月慢·秋思》词云:“夜色催更,清尘收露,小曲幽坊月暗。竹槛灯窗,识秋娘庭院。”
雪赋:东汉以后,大赋开始衰微,抒情咏物的小赋逐渐兴起。南朝宋谢惠连的《雪赋》被称为六朝小赋的代表作。这篇赋沿用了汉赋中假设主客的形式,从酝酿降雪写到雪霁天晴,展现了素净而奇丽的画面。
风谣:风谣可以有多种解释。如“国风歌谣”或“风传谣言”,但结合上联,此处正解应该是关于风的歌谣。而关于风的歌谣,最著名的,莫过于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尘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乘五马,贯双雕,烛灭对香消
乘五马:古代高官乘坐四匹马拉的高篷车,谓之“驷马高车”。汉代太守乘坐由五匹马拉的车子,故“乘五马”即为太守的代称。汉乐府诗《陌上桑》云:“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贯双雕:贯:射穿。即一箭双雕。
[唐] 李延寿《北史·长孙晟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枝与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一箭双雕”的成语即典出于此,后以此比喻一举两得。现代著名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里,金庸先生也借鉴了长孙晟的一箭双雕情节,移植到主角郭靖身上,以彰显其射术精绝。
烛灭香消:人死如灯灭。两者都引申为人死逝世之意。但“香消”专指女人去世,“烛灭”则男女通用。
明蟾常彻夜,骤雨不终朝
明月常常通宵照亮。古代神话,月中有蟾蜍,故称月亮为‘明蟾’。[明]刘基《次韵和十六夜月再次韵》诗云:“永夜凉风吹碧落,深秋白露洗明蟾。”
暴雨不会下一整天。朝:白天。《老子》二十三章云:“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楼阁天凉风飒飒,关河地隔雨潇潇
飒飒:形容风吹动树木枝叶等的声音。这一句里,有宋代大词人辛弃疾名篇《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的词意: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得愁滋味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