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造人教学设计x.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女娲造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想象力的作用。
学习文章对原有故事的人性化的演绎和与扩充,培养改写神话故事的能力。
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追寻人类的起源。
【教学重点】
探究女娲形象,感受文中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大胆而奇特的想象、联想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看图片说故事名。
(二)检查预习情况。
女娲 澄澈 莽莽榛榛
模样 掺和 生气蓬勃
二、说神话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恰当地复述课文。
分小组复述,举行小组赛,看谁讲得生动,如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人来到世间的描写等情节。
三、读神话
(一)初读感知,思考:
1、女娲为什么要造人?
2、女娲是怎样造人的?造出来的人是什么样的?
3、女娲造人前后心情怎样?
4、人类获得生命后的反应怎么样?
5、女娲如何让人类繁衍生息的?
(二)研读赏析,思考:
1、《女娲造人》是根据哪部作品的有关资料改编的?请认真读一读,看看课文丰富了哪些内容?
明确:课文丰富了①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②人造出来之后欢欣喜悦的场面;③女娲像人一样具有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等情绪;④作者的评述。
2、找出有关词句,体会文中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明确:人落地后开口就喊“妈妈”;“妈妈”女娲的心理及神态描写;女娲给孩子命名;许多小人的欢呼跳跃;女娲的辛劳。
四、谈女娲
我们来共同探讨这则神话中想象的焦点——女娲。
(一)师生互动:结合文中的情节思考女娲到底是神还是人?
明确:女娲是既有奇异神力、情感丰富的女神,又是一位勤劳智慧的母亲。
(二)小组讨论:女娲是一个( )的神。(说明填写原因)
交流结果:勤劳、慈爱、聪明、活泼、情感丰富、有伟大的神力……
(三)作者运用了怎样的想像,才塑造了女娲形象?
明确:大胆奇特的想象
合情合理的想象
五、论神话
(一)思考问题:女娲造人是真的吗?为什么能够世代流传??
明确:1、有奇妙的想象,非常有趣。
2、女娲朴实感人的母亲形象,令人感觉亲切。
3、写了人类出现之前地球上的情景,引人遐想。
4、女娲造人,体现了人类可贵的创造力和探求精神。
六、编神话
想象训练:请你也发挥想象,对女娲造人的动机、方法等做另一种推测,说给大家听。
七、课堂小结
女娲造人,体现了人类可贵的创造力与探求精神,也使我们感受到生而为人的自豪。今天,我们面对的广大世界,依然有许多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求,去追索,去感受那种创造成功的喜悦。
【课后作业】出示简短《姮娥奔月》故事,要求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和联想,扩写这则故事。
板书设计:
女娲造人
袁珂
造人的原因:荒凉寂寞、添点生气
造人的过程:揉泥成团、挥藤洒泥、男女配合
女娲:神通广大的神+朴实感人的母亲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主要是想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本篇课文的学习目标。课后我发现自己有几处地方没做好老师的引导角色,比如说让学生说神话的环节,老师在学生紧张的情况下可以正面示范,给学生以鼓励他们肯定会做的更好。还有就是我的课前准备不是很充分,比如说分组讨论问题,应该合理设计小组和问题,明确小组学习任务。每一次公开课下来,对于我都是一次成长,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太多,我会继续努力。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