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物污染环境应急预案.docx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危险废物污染事故的危害,规范危险废物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本单位危险废物管理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在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等过程中发生的污染环境事故的应急处置。
(四)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环境风险防范意识,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本单位统一领导下,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分级负责危险废物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3.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科学处置,规范有序:充分运用先进的环境监测和应急处置技术,科学制定应急处置措施,确保应急处置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二、单位概况
(一)基本信息
本单位位于[具体地址],主要从事[生产经营范围],产生的危险废物主要包括[列举主要危险废物种类]。
(二)危险废物产生及处置情况
1.危险废物产生量:近年来,本单位危险废物年产生量约为[X]吨,其中[主要危险废物名称]产生量较大,约占危险废物总量的[X]%。
2.危险废物贮存情况:本单位设有专门的危险废物贮存场所,贮存能力为[X]吨,采用[贮存方式,如仓库分区贮存、容器盛装等]进行贮存。
3.危险废物处置情况:本单位与具有相应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置单位签订了处置协议,危险废物定期交由处置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置。
(三)环境风险源分析
1.危险废物贮存场所风险:危险废物贮存场所可能存在泄漏、渗漏等风险,导致危险废物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2.危险废物运输风险:在危险废物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交通事故,导致危险废物泄漏、散落,污染环境。
3.生产过程风险:生产过程中可能因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危险废物泄漏或排放,引发环境污染事故。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应急指挥中心
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全面指挥和协调危险废物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应急指挥中心下设办公室,设在[具体部门],负责日常工作。
(二)应急指挥中心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和危险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组织制定和修订本单位危险废物污染环境应急预案。
2.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危险废物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下达应急处置指令,协调解决应急处置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3.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危险废物污染事故的情况,组织开展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
4.负责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员工的应急意识。
(三)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职责
1.负责应急指挥中心的日常工作,收集、整理和分析危险废物污染事故的相关信息,及时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
2.组织制定和修订危险废物污染环境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
3.协调各应急救援小组的工作,保障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4.负责与上级主管部门、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联络和沟通,及时传达应急指挥中心的指令。
(四)应急救援小组及职责
1.抢险救援组:由安全、环保、生产等部门人员组成,负责危险废物污染事故现场的抢险救援工作,控制事故扩大,减少污染损失。
2.环境监测组:由环境监测部门人员组成,负责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及时掌握污染状况,为应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
3.应急物资保障组:由物资管理部门人员组成,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和管理,确保应急处置所需物资的供应。
4.后勤保障组:由行政、财务等部门人员组成,负责应急处置期间的后勤保障工作,包括人员生活保障、医疗救护等。
5.治安保卫组:由保卫部门人员组成,负责事故现场的治安保卫工作,维护现场秩序,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四、预防与预警
(一)预防措施
1.建立健全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加强对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等环节的管理,确保危险废物得到妥善处理。
2.定期对危险废物贮存场所、运输车辆、生产设备等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3.加强员工的环保意识和应急培训,提高员工应对危险废物污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