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冠层反射光谱监测褐飞虱种群密度及水稻穗粒-南京农业大学学报.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6ꎬ39(6):954 959 http:/ / nauxb.njau.edu.cn
Journal of NanjingAgricultural University DOI:10.7685/ jnau.201601046
-
徐磊ꎬ谭晔ꎬ刘向东. 水稻冠层反射光谱监测褐飞虱种群密度及水稻穗粒质量的可能性[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ꎬ2016ꎬ39(6):954 959.
水稻冠层反射光谱监测褐飞虱种群密度
及水稻穗粒质量的可能性
徐磊ꎬ谭晔ꎬ刘向东∗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ꎬ江苏 南京 210095)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阐明褐飞虱迁入后不同时期种群的密度、水稻冠层光谱反射率和穗粒质量三者间的相互关系ꎬ以期
为建立监测褐飞虱发展动态及危害损失的高光谱遥感方法提供指导ꎮ [方法]对笼罩内处于孕穗期的水稻ꎬ每桶水稻接入
0、2、4、6、8、10和12对的褐飞虱雌、雄成虫ꎬ形成不同的危害程度ꎮ 在接虫后5、11、20、26、36、41和48 d测定水稻冠层光谱
反射率和调查褐飞虱种群密度ꎮ 水稻黄熟后ꎬ测定水稻的穗数、穗质量和千粒质量ꎮ 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获得不同
时期褐飞虱虫量、水稻光谱反射率和水稻穗质量、千粒质量间的关系ꎮ [结果]接虫后26 dꎬ笼罩内褐飞虱种群数量达到高
峰ꎻ接虫后36 d 内的种群数量均与起始接虫量显著相关ꎬ但41d后的虫量与起始接虫量相关不显著ꎮ 接虫后5~20 d 的水
稻冠层光谱反射率与褐飞虱种群数量均无显著的相关性ꎬ但26 d及以后的反射率在近红外光(700~925 nm)和绿光(550
nm左右)处与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ꎮ 接虫后41d 内的褐飞虱种群数量与穗质量、千粒质量呈显著的负相关ꎬ且相关系数在
接虫后26 d时最大ꎮ 接虫后20~48 d 内的水稻反射率在近红外波段均与水稻穗质量和千粒质量显著正相关ꎮ [结论]连
续测定水稻冠层反射光谱不仅可表征褐飞虱种群的密度大小ꎬ而且具有提前预测水稻产量的能力ꎮ 水稻在绿光区和近红
外光区的光谱反射率有望用于反演褐飞虱种群的密度和受害后水稻的穗粒质量ꎮ
关键词:褐飞虱ꎻ种群大小ꎻ反射率ꎻ水稻穗质量ꎻ千粒质量
+
- - -
中图分类号:S435.112 .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 2030(2016)06 0954 06
Possibility of monitoring population density of brown
planthoppers and grain weight of rice using
spectral reflectance from rice canopy
XU LeiꎬTAN YeꎬLIU Xiangdong∗
(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ꎬNanjing Agricult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