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五大管控措施.docx

发布:2025-03-09约2.15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风险管控措施的具体内容

企业对安全风险尤其是重大风险,应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常用的风险管控措施有以下五种:

一是工程技术措施,二是行政管理措施,三是教育培训措施,四是个体防护措协,五是应急处置措施。这些风险管控措施,既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合使用。

1.工程技术措施

工程技术措施,主要包括消除、替代、封闭、隔离、移开或改变方向等。

(1)消除或减弱危害,通过对装置、设备设施、工艺等的工程设计来实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

比如:设计应用机械提升装置,根除手举或提重这一危险行为等;采用低危害物质替代高危险物质来降低风险:利用较低的动力、电流、电压、温度来减弱风险等

(2)封闭,对产生或导致危害的设施或场所进行密闭

(3)隔离,通过隔离带、防护罩、栅栏、警戒绳等把与危险区域或设备设施隔开,如采用隔声罩以降低噪声等

(4)移开或改变方向,如设置危险及有毒气体的排放口

2.行政管理措施

行政管理措施,主要包括制定实施作业程序、安全许可、安全操作规程、减少暴露时间、监测监控、警报和警示信号、安全互助、风险转移等。

(1)制定实施作业程序、安全许可、安全操作规程等;

(2)减少暴露时间,如减少人员在异常温度或有害环境内的时间;

(3)搞好监测监控,如自动监测监控高毒物料、有毒气体等;

(4)设置警示标志、警报和警示信号;

(5)实行安全互助体系;

(6)实施风险转移(共担)。

3.教育培训措施

培训教育措施,主要包括员工三级培训、每年再培训、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继续教育和其他培训等。

(1)强化安全意识;(2)养成安全自觉;(3)学习安全知识;

(4)掌握安全技能;(5)建设安全文化。

4.个体防护措施

个体防护措施,主要包括防护服、耳塞、听力防护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绝缘鞋、呼吸器的穿戴等。

(1)个体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耳塞、听力防护置、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绝缘鞋、呼吸器等;

(2)当工程技术控制措施不能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时,可以考虑采取防护措施;

(3)当处置异常或紧急情况时,应考虑佩戴防护用品

(4)当发生变更,但风险控制措施还没有及时到位时应考虑佩戴防护用品。

5.应急处置措施

应急处置措施,主要包括紧急情况分析、应急方案、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应急物资的准备;通过应急演练、培训等措施,确认和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能力,以防止和减少安全不良后果。

制定应急处置措施,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是应急处置措施应突出“急”。应急处置措施是风险控制中难度最大的一类,关键原因在于“急”,“急”到无法进行充分的风险分析,“急”到人员容易判断和决策失误。

二是应急处置措施应注重“防”。注重提高人员的应急护能力,注重完善安全风险的应急处置措施,重要的是对自身可能发生的应急事件进行事前的分析和应急准备。

三是应急处置措施应注重“备”。包括紧急情况分析、应急方案准备、现场处置方案制定、应急物资的配备,以及搞好应急培训、应急演练等,提高从业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防止和减少不良后果。

需要强调的是:对每个风险,都要制定和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风险管控措施可能包括上述五种措施的一种或几种。制定风险管控措施,要以约束人的行为、保持设备设施的完好、确保作业环境人身安全与健康为原则,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和规程、规范、标准要求,从工程技术、设施装备、个体防护、职业健康、应急救援、现场管理、培训教育等各个方面编制科学严密、操作性强的风险管控措施,对风险实施有效管控。当然,在线监测、视频监控、自动化控制、应急管理措施,以及企业安全风险公告、岗位安全风险“告知”等均属于风险管控措施的范畴。

第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当包括:风险描述、管控措施、经费和物资、负责管控和管控责任人、管控时限、应急处置等内容。属于经常性调期性工作中的不可接受风险,要修订原来的文件或制定的管理文件(程序或作业文件),文件中应明确规定对该和险的有效控制措施,并在实践中落实这些措施。

需要强调的是:对某些较难控制的重大风险,可同时采多种风险管控措施,以确保风险管控的有效性:对不可接受风险(重大、较大风险),同时要制定应急处置措施。

第二,全员参与风险管控措施的制定

企业应组织从业人员,自下而上,全员参与,针对不同的风险等级,分别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并注意管控措施的合理性、充分性和适宜性。企业要牢固树立风险管控措施制定靠员工的思想,充分发动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险管控措施制定工作:从岗位、班组、车间(工段)到部门、企业,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方式,把与自己相关的安全风险,严密、合理地制定出相应的管控措施,并如实记录、认真填写风险管控措施制定情况以此强化全员风险管控意识,打牢风险管控的群众基础。

第三,注重对风险管控措施的评审改进

企业每年应至少组织一次对风险管控措施的集中评审也可以聘请专家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